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企业动态 » 正文

东莞的“厂妹”们,是怎么变成“白骨精”的?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2-24  浏览次数:158
核心提示:

  编者按:如果想看猎奇的新闻,你可能要失望。本文讲述的故事,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她们从不同的工厂“出走”,来到一个个陌生的环境。她们兴奋、忐忑、茫然而又怀揣梦想!


 


  8月12日,华为5400名员工冒着瓢泼大雨,从深圳搬至位于东莞的松山湖基地。而此前的7月1日,华为已将“2012实验室”及GTS部门等研发人员约2700人搬入这里。


 


  在此之前,蓝思科技、普联科技等众多高科技企业,以及与机器人、电子信息相关的多个粤港澳合作平台,都纷纷将科技含量高的部分迁入东莞。


 


  随着广深等一线城市的各种成本不断增加,处于广深两地之间,有“世界工厂”之称的东莞,自然成为不少科技企业、创业公司的新选择。


 


  对于聚集在东莞,造出了全国1/5服装、全世界1/10运动鞋、全世界1/5电脑手机的密集劳动型工人来说,这也是一次新选择的机会。


 


  那些本来每天三班倒端坐在流水线上,不停做着重复简单工作的女工,以前被称为“厂妹”,现在,她们终于有机会成为“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


 


 




资料图片:德国摄影师Michael Wolf拍摄的中国某玩具厂(图文无关)


 


 


  厂妹张晓雅:从厂房到写字楼,工资高了不少


  原工作:东莞某电子装配工厂装配员


  现工作:某电商创业公司前台


 


  辞职的“厂妹”张晓雅,开始整理她在南城的新住处了。今年是她离开湖南老家来到广东打工的第八个年头。上个星期,在陆续参加多场面试后,她终于接到一家创业公司的录取通知,成为该公司的前台服务人员。在毅然辞去电子厂装配工的工作后,张晓雅收拾全部“家当”搬进南城街道这个月租千元的“大开间”。


 


  “虽然租金比长安贵了好几百,但新工作的工资也高了不少,只要在三个月实习期间扛住就行。”张晓雅坦言,刚来到南城这家企业面试时,她的确有些不习惯,甚至是感到很陌生。


 


  几年前,她刚来到东莞时,几乎所有镇区都是工业园区,各色厂房林立,“现在有不少工业园被改造成创客园区,高档写字楼也多了不少。”


 


  她指着鸿福路一栋高层写字楼说,下周一她就要到这栋大楼里上班了,内心既兴奋又忐忑。兴奋的是终于“摆脱”了乏味的流水线手工作业,忐忑的是,她也不知道自己能否胜任新岗位的工作要求。


 


  “这里到广州和深圳的距离都差不多,所以有不少深圳和广州的初创公司都搬了过来。”张晓雅透露,那家录取她的公司,应该也是一家因为可以享受当地产业补贴,刚从广州迁移过来的电商创企。而她通过身边不少参加面试的姐妹了解到,类似的初创公司在这栋写字楼里还有不少。


 


 


 


  厂妹刘丽娟:哪怕还做厂妹,也要做科技企业的厂妹


  原工作:东莞某电子装配工厂装配员


  现工作:投简历中


 


  同样和张晓雅搬到南城来“寻梦”的厂妹室友刘丽娟,就没有那么好运了。同样投了几十份简历的她,没有接到任何面试企业的录取通知,裸辞多少让她有些压力和不安。


 


  “如今东莞互联网公司、科技企业不少,我还是想尽量往这些公司挤一挤,哪怕先从保洁员做起。”她表示,相比工厂枯燥无味的组装劳作,企业的工作则显得高大上了不少。只要坚持,还可以提升一些办公技能,接触新的东西,“最关键的是,进了这样的公司比在厂子里打工更有前景哦。”


 


  在刘丽娟的投递企业列表中,有不少是东莞本地的创业公司,另外有一些广深企业在莞设立的办事处,还有部分国内知名科技厂商、手机厂商的新工厂和华南地区总部。


 


  “如果互联网企业、科技公司不要我,我再考虑去电子配件厂当装配工。” 刘丽娟坦言,这几个月来她和不少姐妹在招聘启事上发现,松山湖、银瓶片区多了许多刚搬迁过来的知名科技企业,想必需要大量熟练的流水线工人。


 


  在她看来,即便最终的结果还是要当一名“厂妹”,她也宁可选择那些刚搬来的知名科技企业,而不是在装配厂打工,“进去之后肯定给我的简历镀金,将来再换工作也能打好基础”。


 


  从工业、制造业逐步转型互联网、新兴技术研发领域的东莞,让不少当地“厂妹”看到了职业规划的机遇。尤其是对一些具有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年轻人来说,也希望借助科技和互联网的大潮流实现蜕变。


 


 


 


  厂妹李妍:收发邮件接电话,都会捅篓子


  原工作:东莞某玩具厂工人


  现工作:某微信小程序开发企业后勤


 


  “有太多需要适应的东西,每天都太累了。”在一家小程序开发企业上班大概一个星期左右,厂妹李妍明显有些吃不消了,她表示自己在短短的一周里,就已经接连捅了好几个篓子。


 


  离开了周而复始、机械式的流水线作业状态,她所面临的新职能,却是十分多变和艰难的,需要一段时间适应。即便她所承担的仅仅只是收发邮件、接听电话、记录考勤等,看似与互联网、科技没有直接业务关系的文职工作,也还是让她觉得相当复杂。


 


  “说真的,之所以能够尝试转型,要感谢广深地区不断高涨的企业经营成本。”李妍说,她职高毕业后还自学了几种办公软件,但是在工厂呆久了思维难免有些固化,处事风格也不灵活。


 


  在广深两地,以她的学历和经验,很难找到与互联网行业沾点儿边的工作。即便有,薪资收入也难以负担得起“老一线”那高昂的房屋租金和物价水平。


 


  而随着越来越多广深地区的科技企业、互联网公司搬迁至东莞各镇街,企业大都面临着基础人员匮乏的问题,这才给了她跨界尝试的机会。


 


 


 


  厂妹杨雯:多加班多学习,早日转型“互联网人”


  原工作:东莞某工厂秘书副手


  现工作:某互金公司前台行政员


 


  同样是“厂妹”跨界,在一家互金公司担任前台行政文员的杨雯也表示,自己在工厂也是做行政工作,算是经理秘书的副手,办公软件和打字并不成问题。但刚进这家公司时有许多“词儿”都听不懂,对前台工作的业务流程也十分陌生。虽然很难适应办公室的工作环境,尤其是互联网公司快节奏、经常加班的工作状态,但她依旧不愿意放弃这个能够融入新行业的机会。


 


  “多加班、多学习,拿的工资比别人都低,付出又比他们多,图的就是公司能对我增加些信任。”在日常工作的八小时以外,她甚至要投入更多的时间,泡在网上查看与公司业务相关的行业新闻,了解行业的最新动向。


 


  杨雯说,她从不少媒体舆论中了解到,随着广深高新产业向东莞转移,未来将会有不少成熟人才来到东莞寻找新机会,对她和许多学历普通、工作经验有限的打工族来说,无疑会形成巨大的威胁。


 


  她和身边两位具有高中学历的姐妹约定,要抢先与互联网产业、科技产业结缘“沾沾边”。如果东莞迎来新的发展季,就业环境面临新的竞争,自己也能够以一名“互联网人”“科技从业者”的身份,寻找新的机会。


 


 


 


  厂妹胡玫:高大上的互联网企业,也可能危机四伏


  原工作:东莞某服装厂工人


  现工作:某动漫机构前台兼保洁员


 


  在一家动漫创作机构任职前台接待兼保洁员两个月之后,厂妹胡玫终于适应了互联网企业的高强度工作节奏。然而,本该为找到一份“高大上”工作而感到开心的她,却似乎有些深深的担忧。


 


  她告诉懂懂笔记,这家动漫公司最早设立在广州天河。由于办公租金高涨、人力成本攀升,加上动漫行业竞争激烈,业务订单数量锐减,导致公司难以维持正常的经营。因此,高层才选择搬迁到租金、人力成本相对较低廉的东莞万江。


 


  “大部分搬迁到东莞的互联网创业中小企业,要么是资金流出现问题,要么就是实力偏弱,甚至有部分是因为迟迟拿不到机构的投资,而不得不退出广深区域,来到东莞寻求政策补贴以及一些新的融资机会。”胡玫认为,这家动漫机构财务问题比较突出,员工反映拖发工资的情况比较普遍,让她多少有些忐忑不安。


 


  “看似一片繁荣,但我们几个朋友聊天时,感觉大多数‘逃深’‘逃广’的小公司,经营状况都令人堪忧。”在胡玫看来,在这些中小企业里上班,不过是为了将其当作职业规划中的一块“跳板”罢了。


 


  按照以往在工厂打工时的经验,某一家工厂因经营不善,缩减规模甚至裁员,她都能在短时间内找到类似的工作。但是如今在互联网公司里,她感觉凭借自己的学历和工作经验,一旦失业恐怕很难找到相应的岗位。


 


  上游财经综合自经济观察报、腾讯科技、虎嗅网,编辑:刘登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东莞的“厂妹”们,是怎么变成“白骨精”的?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