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据调查,目前我市农村黑臭水体点多面广,治理任务十分艰巨,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市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和中心工作。请问下一步,将采取哪些有力措施,确保到2025年全面消除农村黑臭水体,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答:您的提问,正是群众关心关注的急难愁盼生态环境问题。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相关工作部署,全面开展黑臭水体排查治理。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完善举措,压实责任,确保2025年全面消除农村黑臭水体,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具体如下:
一是摸底建册,分批推进。前期,我市已完成农村黑臭水体摸底排查工作,目前,我市纳入国家、省监管农村黑臭水体215条,我市新排查出农村黑臭水体1224条,截至目前,已完成治理76条、正在施工治理133条,按照2025年全面消除的进度要求,我市计划2022—2025年,年度分别整治286条、356条、357条、427条,确保到2025年全面消除农村黑臭水体。
二是强化联动,全面发力。充分发挥部门联动效益,按照“环境部门开单子、水利部门编项目、农业部门同跟进”的思路,认真编制农村黑臭水体治理项目,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统筹发挥生态环境、水利、住建、发改、农业农村等部门职能,多渠道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支持。建立财政支持、社会参与、项目支撑、基金扶持、涉农资金统筹使用相结合的多元资金筹措机制,坚持地方为主、上级奖补、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完善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投融资体制机制,拓宽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资金来源渠道,统筹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
三是控源截污、精准治理。在污水治理方面,对城镇周边村庄的生活污水,优先纳入邻近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进行纳管处理;对不能纳管处理的常住人口大于200人或污水产生总量大于20吨/天的村民集中居住区,视情采用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对人口较少、居住分散、生活污水难以统一收集的村庄,推进污水就地就近利用,禁止直排水环境。加强农村改厕与生活污水治理有效衔接,推进厕所粪污分散处理、集中处理与纳入污水管网统一处理,鼓励联户、联村、村镇一体处理,逐步推进厕所粪污就地就农消纳、综合利用。在垃圾处理方面,完善农村垃圾收集转运体系,合理确定农村生活垃圾临时堆放点和收集点选址,防止垃圾直接入河或随意堆放,严厉查处在农村地区随意倾倒、堆放垃圾行为。在清淤疏浚方面,做好底泥污染调查,科学确定疏浚范围和清淤深度,做到既保证清除底泥中沉积的污染物,又能为水生动植物提供充分养分,科学保护水生态。
四是健全机制、长效管护。充分发挥河长牵头抓总优势,协调好各方力量深入排查治理,。进一步加大巡河力度,加强水域岸线管护,及时发现并解决水体漂浮物、沿岸垃圾、污水直排口等问题。加大水体污染综合防治,大力整治黑臭河、垃圾河,重点做好河塘沟渠及小微水体清洁工作,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对已完成整治的农村黑臭水体水质开展定期巡查、监测,严防返黑返臭。
五是强化宣传,全民参与。设立农村黑臭水体排查与治理监督平台,公开黑臭水体的具体位置、水质状况、治理期限、管护责任人等相关信息,并定期更新,保障群众的参与权和监督权。同时,将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纳入村规民约,提高广大群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鼓励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引导群众自觉维护治理成果,建立全民参与治理的良好氛围。
问:我市在治理中药材加工过程产生的大气污染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工有什么要求?
答:亳州市被誉为中华药都,中药材种植、加工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占全国的1/10左右,其中白术作为亳州市主要地产药材之一,种植户多、面积大。中药材初加工燃用散煤进行烘烤,没有废气治理设施,造成空气污染。同时白术出新后,需烘干脱须,传统方法利用砖砌的土炕,露天燃用秸秆进行加工,往年一到10月至12月采收加工季节,熏烤土炕四处冒烟,污染严重,成为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污染源。为了解决白术初加工大气污染问题,促进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推动中药材种植产业绿色健康发展,市委、市政府深入开展调研,从变革生产方式上入手,改变传统加工方式,推行通用炕房“改气改电”,累计完成“改气改电”炕房740余个,解决了“煤”的问题。研发白术脱须新型设备,白术炕房“拆土用新”,推广白术液化气滚筒炕547台,取代传统白术土炕4800余个,改变了白术脱须使用生物质遍地起火,四处冒烟的状况。污染物排放大幅度降低,可减少颗粒物排放500-800吨。
广大中药材种植户在进行加工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事项,切实做好中药材初加工污染防治。一是在使用炕房加工中药材时,严禁使用燃煤作为燃料,发现使用燃煤进行加工的,公安和生态环境部门将进行惩处。二是白术初加工严禁使用土炕进行加工,应使用新能源滚筒式脱须设备,市、区、乡镇、村四级部门联动,加强日夜巡查,严厉打击使用土炕熏烤行为。三是在中药材运输时,要使用排放合格的柴油三轮车,严禁车辆冒黑烟。四是知母筛选要在密闭的空间内进行,严禁露天筛选、打磨。
问:危废转运一直困扰着谯城区中小微企业,企业危险废物转运难、转运贵的问题何时能够解决呢?
答:基本情况:为解决我区中小微企业危险废物转运难、转运贵的问题,根据亳州市生态环境局布点,计划在我区建设一个服务中小微企业危险废物转运中心。我单位立足实际,秉持服务企业的原则,通过招商引资,为我区引进一家危险废物转运中心单位(安徽优环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置有限公司)。该企业位于谯城工业园区研发路,企业总建筑面积3700平方米,计划年收集贮存转运危险废物3万吨,基本涵盖我区各行业产生的危险废物。
项目进度:该企业现已正常经营,现已纳入土壤重点排污单位进行监管。我单位将按照经营单位标准对该企业进行监督检查,同时本着服务企业的原则,为该企业提供危险废物基础信息,形成政企联动,构建我区中小微企业危废管理规范化场景。
下步打算:该项目正式运营后,将更好的服务我区产废企业,解决中小微企业危废转运难、转运贵的问题,产生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同时我单位会严格督促该企业的规范化经营,项目建成后将该企业纳入土壤重点监管单位。
问:谯城区生态环境分局针对白芍脱皮的治理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成效如何呢?
答:谯城区生态环境分局自2022年5月份以来,严打非法从事中药材初加工(白芍脱皮)加工点,区生态环境分局安排部署并督查,乡镇、村级各单位严格落实属地职责,全面排查非法从事中药材初加工(白芍脱皮)加工点,发现一例,依法依规取缔一例。
通过群众举报和各单位日常排查,打击非法从事中药材初加工(白芍脱皮)工作成效显著。在排查过程中共发现观堂镇、大杨镇、芦庙镇等13例非法中药材初加工(白芍脱皮)加工点,非法加工点存在无环保手续及污染治理设施,cod浓度严重超标、废水直排,部分非法加工点使用燃煤土锅进行蒸煮等生态环境问题,对我区水环境和大气造成严重破坏。目前,已对以上13例非法加工点依法依规进行取缔,及时制止环境违法行为,保护人民群众生态环境合法权益。
问:烟花爆竹禁燃禁放是近年来我市生态环境保护重点抓的一项工作,请谈谈其政策依据、实施重要性和今年是怎么规定的?
答:为保障公共安全和公民人身、财产安全,改善空气质量,防止环境污染,切实改善生产生活居住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音污染防治法》《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安徽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全市各县区相继制定了燃放烟花爆竹禁燃禁放规定,划定了禁燃禁放范围和时段,并向社会进行了公布宣传。
近年来,我市不断深化烟花爆竹禁燃禁放工作,完善禁燃禁放措施,取得积极成效,春节期间细颗粒物浓度呈逐年下降趋势,有力保障了春节期间的环境空气质量,保障了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今年春节期间我市pm2.5平均浓度及小时峰值均明显低于未实行全域禁放的2018-2020年,其中pm2.5浓度为56.3微克/立方米,分别较2018-2020年低54.0%、56.0%、56.5%,pm2.5小时浓度峰值为169微克/立方米,而未实行全域禁放的2018-2020年pm2.5小时峰值分别为1089、952、354微克/立方米,分别低920、783、185微克/立方米。
目前,县区都发布了烟花爆竹禁燃禁放新政策,其中涡阳县、蒙城县于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利辛县、谯城区于2021年12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实行全域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大盘香)。请广大人民群众自觉遵法守法、不燃放烟花爆竹,向亲朋好友宣传禁放烟花爆竹的益处,既做到自己不燃放烟花爆竹,又积极劝阻和监督他人不去燃放烟花爆竹,采用喜庆音乐、电子鞭炮、鲜花等安全、绿色、环保的方式,尽己之力守护蓝天,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问:高新区作为我市的高新技术开发区,是如何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
答:高新区生态环境分局近期工作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狠抓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一是做好建筑工地日常监管工作。今年以来,高新区生态环境分局检查建筑工地98家次,针对检查存在问题,已责令建筑施工单位进行整改。二是严查整治“散乱污”,分类整治“散乱污”企业。为实现“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改善企业环境质量。1—9月份,共排查24家“散乱污”企业,,其中规范整顿5家,清理取缔19家;共核查排污企业64家。三是开展挥发性有机物专项整治行动。2022年以来,重点结合生态环境部夏季臭氧监督帮扶及我市涉vocs企业专项排查整治工作要求,对高新区重点涉vocs企业实施现场执法检查30余家,立案处罚4家,帮扶指导60余家/次。帮扶过程中高新区生态环境分局执法人员使用手持式vocs检测仪(pid)、热熔式风速仪等环保设备对辖区企业开展“把脉问诊”,指导企业将涉及问题整改到位。下一步将继续加强对辖区企业监管,确保企业合规生产,达标排放。
(二)做好环境信访工作查处工作。生态环境分局1-9月份共接到市长热线、市局交办件170件。上述交办件全部按时查处回复,信访按时查处率100%,未有超时回复现象,满意率93.47%。
(三)做好项目环评审批服务工作。为推进高新区项目顺利建设,分局积极履职尽责,为辖区企业做好服务工作,今年以来截止到九月底共审批43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和1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出具20家公司规划与建筑设计方案的调整意见。
(四)做好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工作。1-9月份来共办理环保委交办件21件,目前已全部整改完毕。生态环境分局强化责任意识,按时查处回复环保委交办件,群众满意率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