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高帝国背后的KKK家族霸占丹麦首富宝座并不多久,而在此之前,这座积木帝国险些倒塌。得以令乐高续命的,恰恰是曾被这个家族“嗤之以鼻”的职业经理人。

乐高在家族经营与职业经理人制度之间的平衡智慧,令这个80多年的企业继续保持“童真”。
不会经商的创始人
6颗积木能够变换几种组合?915000000种。这一天文数字是乐高创始人Ole Kirk Kristiansen不曾想到的。
Ole是一个幽默、乐观的木匠,1891年生于丹麦比隆附近的菲尔斯哥夫村。年轻的Ole是一个热衷自制玩具的匠人,他总会制作样式繁多的小玩具进行简单地销售,然而库存日渐丰盈,产品却常常找不到买家。
但是出于对玩具的热爱,在经营木制厂的同时,Ole并没有放弃玩具的制作。1932年,Ole的生活出现了变故。四十不惑之年,经济大萧条冲击到了丹麦比隆,一时之间,所有的手工艺人都接不到订单,他的木制厂也不得不辞退了所有雇员。同一年,妻子撒手人寰,留下他与四个孩子相依为命。

点击图片阅读:全球第一玩具品牌乐高筚路蓝缕创业史
丹麦毕竟是童话的国度,简单、真挚的生活态度总能令主人公克服困难。Ole也并未被命运轻易击倒,在行业协会的建议下,Ole开始专注进军玩具产业,而这一“不务正业”的决定甚至遭到了家人的反对。
但Ole却认为玩具始终是孩子最重要的伙伴,无论何时,孩子都不能没有玩具。
事实证明,Ole的决定是正确的。1934年,Ole为公司起了名字:LEGO(乐高)。它来自于丹麦语“Leg-Godt”,意思是“玩得好”,巧合的是,他在日后得知这个名字在拉丁语中的意思是“拼合”。
经营之初,乐高并没有成为国际性玩具厂商的潜质。然而战争来临,德国占领了丹麦,这反而令乐高“因祸得福”。
首先,占领期间,政府禁止进口玩具,其次,政府禁止在玩具中使用金属和橡胶,无疑这是对木制玩具的一个极大推动。从1940—1942年,乐高公司的产量翻了一倍。
直到上世纪40年代末期,乐高帝国雏形初现。羽翼渐丰的第二代也开始纷纷进入公司,乐高正式成为家族企业。四个儿子各有分工,这其中尤其以GodtfredKirkChristiansen被委以重任,出任助理执行总裁。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