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法国团队利用激光直写实现晶圆内部材料处理,集成密度更高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11-15  来源:WKW |  作者:小球球  浏览次数:917
核心提示:
近日,研究人员宣布开发出一种直接激光写入技术,可以在半导体芯片的3D空间内实现局部材料处理。据悉,该方法可以利用芯片的子晶圆表面空间实现更高的集成密度,并提供额外的新功能。

半导体应用非常广泛,然而市场对小型化和强大芯片的需求不断攀升,目前的半导体制造技术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据来自法国LP3 Laboratory研究人员称,当下主流的制造技术——光刻技术在完全解决这些挑战方面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基于这个原因,他们认为能够实现在晶圆表面下制造结构将成为一大关键突破口,这样就可以充分利用材料内部的空间。

法国LP3 Laboratory团队的研究人员通过新开发的直接激光写入技术证明了这种能力,该技术使他们能够在各种半导体材料中制造嵌入结构。近期,相关已发表在《国际极限制造杂志》(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xtreme Manufacturing)杂志上。

法国团队利用激光直写实现晶圆内部材料处理,集成密度更高

图片来源:LP3 Laboratory

颜团队表示:“激光书写将为完成当下制造技术无法实现的挑战,为3D建造材料的直接数字化制造提供可能。在未来,这些新的激光形态可能会极大地改变目前先进微芯片的制造方式。”

在实验过程中,他们成功地对Si和GaAs这两种材料进行了晶圆表面下修饰。Si和GaAs是微电子工业的两种重要材料,以往无法用传统的超快激光脉冲来对它们进行3D加工。难点就在于强光在窄隙材料内部产生了高效的非线性电离,产生的自由电子能迅速将任何半导体转化为类金属材料,从而使光无法在物质内部深处传播。这种跃迁恶化了聚焦过程,并阻止了使用超快激光器进行晶圆表面下半导体材料改性的发生。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小组使用了非常规的超快短波红外脉冲(SWIR)来绕过金属化转变。

据分析,以往的研究使用了太强的光脉冲,以至于太容易激发电子活跃状态。他们没有使用强光脉冲,而是将脉冲能量分解为大量重复频率极快的较弱脉冲。这些脉冲序列(也被称为脉冲),将在光聚焦之前避免强脉冲激发。此外,脉冲将非常快速地重复,因此传输的激光能量可以有效地积累,并穿透过修饰层。

据研究人员称,他们的这项研究成果为半导体材料内的超快激光写入提供了第一个“非常实用”的解决方案。下一步他们将专注于可以在这些材料内部实现的改造类型,折射率的把控方面将成为关键挑战目标。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法国团队利用激光直写实现晶圆内部材料处理,集成密度更高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