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每年计划发放1000万张“算力劵”,成都将出台全国“首个”算力产业专项政策?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11-25  来源:WKW |  浏览次数:698
核心提示:
算力即生产力

在数字经济时代,算力就是生产力,是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全球各国新型基础设施竞争的主战场。

国家高度重视算力产业发展,继“东数西算”工程实施后,四川省印发《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四川)实施方案》。成都是我国西部地区算力资源高地、国家八大算力和通信枢纽节点之一,是全国第二个拥有算力双中心的城市,拥有算力全球领先的国家超算成都中心和西南地区最大的成都智算中心,算力算法领域人才供给充沛,应用场景丰富,具备发展算力产业的优势基础。

《算力产业政策》一是持续提升超算适配性、二是加快构建智算体系、三是加快云计算中心提档升级、四是合理布局边缘计算中心。满足了用户“算力不足扩节点、容量不足扩容量”的要求,让企业真正享受到“算力自主、算力自由”,是推动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之策。

政策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是积极响应国家“东数西算”战略。在全国“首提”算力产业专项政策,率先在超大城市中提出建设算力调度平台、超低时延算力网络等举措。二是紧贴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痛点。在全国“首发”算力券,方便中小企业使用算力统筹结算、随用随取。三是紧密契合城市数字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创新提出算力招商和算力引才等举措,明确算力产业国产自主可控的发展路径。

中国算力有望在“十四五”末实现全球第一

11月16日,2022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开幕。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了《2022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

《报告》指出,我国网络基础设施从跟跑到领跑,5G网络规模全球居首,行业专网加快落地;IPv6“高速公路”全面建成,步入流量提升阶段;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持续完善,赋能千行百业数智升级。算力基础设施从分散到统筹,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初步建立,“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启动。

目前,中国算力规模约占全球27%,排名全球第二,有望在“十四五”末实现全球算力规模第一。

数据显示,过去十年我国数字经济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12万亿,增长到2022年的50万亿,预计2025年中国数字经济总量会突破60万亿,占国内生产总值45%。数字经济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每年计划发放1000万张“算力劵”,成都将出台全国“首个”算力产业专项政策?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