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建筑机器人上升到战略层面,城市试点加快推行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11-25  来源:WKW |  浏览次数:506
核心提示: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北京等24个试点城市将积极探索建筑业转型发展的新路径。国家正在推广智能建造,推动传统建筑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推动行业技术进步,提升工程质量安全、效益和品质,有效拉动内需,培育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

近期,在2022年中国核能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中建二局研发的“埋件焊接机器人”亮相。据悉,这个机器人能够自动定位、智能焊接,应用效率提升了3倍。已广泛应用于防城港核电站、太平岭核电站、浙江温州三澳核电站建设中,提升核电建造的品质。

在硬件设备“给力”的同时,建筑领域的智能化系统也在不断进行当中。所谓智能化系统是指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通信、人工智能、建筑信息模型、地理信息系统、建筑机器人等技术开发的,用于取代人或减少对人的需求的信息系统。推广智能建造将推进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加快建造方式转变,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如今,楼层清洁、室内喷涂、地砖铺贴等建筑工序不再由建筑工人亲力亲为,建筑机器人辅助和替代“危、繁、脏、重”的人工作业,提高了工程建设机械化、智能化水平。与此同时,为了加快技术落地,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在试点城市进行推广,据悉,经城市自愿申报、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审核推荐和专家评审,决定在北京、天津、重庆、广州、深圳、沈阳、南京、合肥、河北雄安新区等24个城市开展智能建造试点,试点期3年。、

这是中国首批智能建造城市试点。试点城市将重点围绕数字设计、智能生产、智能施工、建筑产业互联网、建筑机器人、智慧监管六大方面,挖掘一批典型应用场景。试点的主攻方向是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促进建筑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智能建造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着力解决工程建设存在的生产方式粗放、劳动力紧缺、资源能源消耗大等突出问题。

今年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提出加快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专家认为,这为中国全面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明确了方向,也为广大建筑业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带来了新机遇。当然,中国智能建造的智能化系统水平还不够高,智能化系统的种类、集成度以及应用面也比较有限,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应用落地等方面还需努力提升质量。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建筑机器人上升到战略层面,城市试点加快推行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