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花里胡哨的能源转型,Equinor逃不脱油公司的窠臼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11-29  来源:WKW |  浏览次数:601
核心提示:
一面加紧油气投资,一面把利润投向可再生能源,油公司的转型之路艰困重重。

撰文 | 魏然

编辑 | 谭潮

出品 | 零碳知识局

2019年9月20日,英国政府公布了第三轮新能源差价合约招标的结果,来自挪威的Equinor和英国的SSE Renewable联手拿下了这个轮次最大的一个项目: Dogger Bank海上风电。

总装机容量3.6GW的Dogger Bank项目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海上风电项目,分三期建设,分别为Dogger Bank A、Dogger Bank B和Dogger Bank C,每期1.2GW,计划于2023年、2024年、2026年投运。投运后,预计年发电量180亿千瓦时,占全英国用电需求的5%。

项目由Equinor和SSE Renewables共同开发,持股比例50/50,SSE Renewables负责开发和建设,Equinor负责运营。

SSE是一家主要在英国和爱尔兰投资运营电网和可持续能源项目的英国上市公司;而Equinor,一年前还叫做Statoil,也就是挪威国家石油公司。

2018年,挪威国家石油公司宣布正式更名,公司名称从“Statoil”转变为“Equinor”。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公司之一,将oil从公司的名字中移除,显示出Equinor高层对于能源转型的坚定决心。挪威国家石油公司也成为全球碳中和大潮之前,第一家更名的石油公司。

“Statoil在过去50年里是个很好的名字。但展望未来的50年,基于全球的能源转型和公司的泛能源战略,现在改名字是一个很自然的决定。”

更名之后的Equinor,开始在新能源领域更快速的前进。

风电业务冲刺

挪威濒临北海,这里丰富的油气资源支撑了Equinor成为全球最大的油气公司。而在北海,比石油和鳕鱼更多的就是大风。Equinor丰富的海上油气资源开发经验成为其立足海上风电的宝贵财富。

在浮式海上风电繁多的结构方案中,Hywind这一柱状浮筒概念最初由Norsk Hydro于2001年提出,这也是Hywind这个名字的由来。2007年,当时的Statoil在完成对Hydro非铝业务的并购之后,继续推进Hywind项目,并于2009年进入全尺寸海上测试阶段。

这个持续了8年的测试项目被称为“Hywind Demo”(装机容量2.3MW)。2015年,Statoil认为Hywind已经成熟,成本可控,可以投入商用。于是继续推出了Hywind Scotland项目(总装机容量30MW),2017年投入使用,成为世界第一个商用浮式风电场。

现在,Equinor正在积极推进新的Hywind项目,即Hywind Tampen项目,由11个8MW的复式风电机组为临近的油气平台供电。

2019年8月,挪威政府的新能源补贴机构Enova宣布将向Hywind Tampen项目发放共计23亿挪威克朗(约合2.6亿美元)的新能源补贴。无论是Equinor还是挪威政府,其全力押注Hywind技术的举措都证明,风电在其未来的能源转型中,占据着绝对中心的地位。

尽管浮式风电技术开始逐渐成熟。但论及商业化程度和盈利能力,固定式海上风电无疑更具优势。目前,Equinor在英国、德国、挪威拥有多个固定式风电项目。

11月8日,在COP27会议时期,Equinor首席执行官安德斯·奥佩达尔(Anders Opedal)表示,Equinor年20%的投资用于可再生能源能,远高于去年的11%。根据Equinor此前公布的数据,其2021-2026年可再生能源总投资约为230亿美元。

截至去年,Equinor拥有0.7GW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容量,并且正在加大投资以实现到2030年达到12至16吉瓦的目标。其中约三分之二将来自海上风电。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花里胡哨的能源转型,Equinor逃不脱油公司的窠臼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