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不断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监管,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江苏省常熟市先后出台《常熟市废旧农膜回收处置实施意见(试行)》和《常熟市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评价办法》,明确了废旧农膜回收处置的实施主体、处置主体和回收监管主体,建立起完备的废旧农膜回收、归集、处置体系,大力推进农膜回收处理工作,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实施主体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财政局将联合制定相关规程,对各镇(街道)废旧农膜回收处置工作进行考核,并纳入市政府对乡镇(板块)绩效考核内容。 到2019年底,常熟将建立以农业生产主体负责归集、政府主导(支持)与市场运作相结的废旧农膜回收处置体系,到2020年确保常熟全市废旧农膜回收率达80%,到2022年力争达到90%,切实减少土壤中地膜残留。目前,常熟市已在11个镇(街道)的30个村设立“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定点单位”31个,并统一制作了标识牌,做到“亮牌”布点,回收基本覆盖常熟市各镇(街道)。 推行回收试点和技术示范。常熟市先行在董浜镇设立试点回收站,共回收11.3吨,为全市农膜回收工作全面推广积累了工作经验。未来计划将在碧溪新区开展降解地膜试验等技术示范工作,继续推动相关技术的升级。 开展农膜普查。常熟市积极对接专业技术部门开展第三方农膜普查工作,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常熟的大棚膜基本实现全量回收,当前农膜回收工作的重点集中在地膜回收。常熟市年地膜使用总量为33吨,地膜覆盖栽培总面积为15357亩,主要覆膜栽培作物为菜用瓜类、茄果类、豆类、西甜瓜类、根茎类蔬菜等。 探索全量循环利用。积极探索废旧农膜回收再利用机制,学习借鉴示范地区先进经验。常熟市主动对接南通市、如皋市农膜回收大户,通过建立合作关系探索常熟本地废旧农膜的全量回收利用,在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还能产生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