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智能电动车时代,谁是最后的电路保护专家?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07  来源:盖世汽车  浏览次数:702
核心提示:

  传统电路保护装置中,保险丝是最常用的手段之一,最早可以追溯至19世纪后半叶。也正因其成本低、易操作等优点一直被沿用至今。然而,这种以“熔断”为代价的解决方案正逐渐受到汽车行业的抛弃。

  比如,特斯拉Model 3已经彻底取消在车上应用低压保险丝和继电器。原因无它,当汽车电子电气架构从分布式向域/区域控制的方向发展时,“随坏随换”的保险丝已然难堪大任。

  一方面,车载ECU长期工作在高温环境中,使用条件相对封闭。而所说的域/区域控制则是将一些功能类似但分离的ECU功能集成到一个MCU等处理器平台上,如此一来,避免更换电路保护装置就显然尤为重要;

  另一方面,汽车ECU受驱动能力限制,一般不能直接驱动大功率负载,需要通过继电器来控制负载,除了保险丝外,继电器通过弱电流控制强电流实际也能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不过,二者都属于被动元件,没有故障诊断和状态监测等功能。

  这些要求让IPD(Intelligent Power Device;智能功率器件)适时而生。就在近日罗姆半导体推出了一款智能低边开关产品BV1LExxxEFJ-C/BM2LExxxFJ-C基于罗姆自主开发的IPD专用生产线,该产品将沟槽MOS和CMOS集成在了一枚芯片中,不仅可以提供更高水平的电路保护、静音同时还具备双重故障反馈、可调限流和压摆率控制。

  

  

智能电动车时代,谁是最后的电路保护专家?

 

  简单理解,IPD即用半导体技术实现保险丝和继电器的功能。在提升功能安全的基础上,减少布线量,有助于整个系统更节能、尺寸更小、更轻便。包括引擎控制、变速箱控制、车灯、防抱死制动系统等都可以应用IPD。

  有数据显示,在工业市场领域,IPD规模已经达到约2.18亿美元;在车载市场上,IPD需求量也日益增长,年增长超过7亿美元。2021年全球IPM市场,前十家厂商合集占据89%的市场份额,罗姆排在第九位。

  车载ECU或者MCU内部需要使用大量的功率开关器件,在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浪潮的助推下,IPD的市场前景不可估量。而此次,罗姆也将自有的电路和器件技术——TDACC™用在了新品上,来助力安全工作并减少功率损耗。

  通常情况下,低导通电阻和高散热能力是一对矛盾体,往往是需要权衡的两个对立面。尤其在小型IPD里面很难同时实现低导通电阻和高散热能力。不过基于TDACC™工艺,罗姆同时实现了这两个目的。以此次推出的单通道、双通道两个系列共8款产品来说,最大耐压40V,最小导通电阻40mΩ,均已通过AEC-Q100车规认证。

智能电动车时代,谁是最后的电路保护专家?

  据悉,现阶段罗姆IPD新品每月生产规模达到60万片,未来将在TDACC™技术支持下进一步推进IPD专用工艺的微细化,开发出更低导通电阻、更小型、更多功能、更多通道的产品,用更丰富的产品阵容,拿下更多市场份额。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智能电动车时代,谁是最后的电路保护专家?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