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中国食品 » 正文

315特辑|买药品当保健品 85岁退休医生被忽悠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3-04  来源:华商网  浏览次数:579
核心提示:
   85岁的阎老先生职业就是医生,因为老伴患有冠心病,被忽悠着买了多年的“保健品”,没想到竟是不对症的药品,还经不住劝说一次预购一年,结果对方失联。   被软磨硬泡
  老人一次预购一年“保健品”   阎老先生是西安人,因为身体原因早早退休回家。2014年和老伴遛弯时,有学生模样的年轻人给他发传单,说第二天有专门针对老年人的讲座,专治冠心病,还有专车来接。阎老先生的老伴正患有冠心病,二人就去参加了这个讲座。   “那是一家酒店的宴会厅,坐满了和我们年纪相仿的老年人,大概有一百多人,台上七八个工作人员轮流宣传一种保健品的各种功效,说吃了就能长命百岁。”阎老先生说,“讲座结束后,他们突然把所有门窗都关了,让我们每个人都要买保健品。”阎老先生回忆说,他以肚子饿为由想要离开,对方不让走,且给在场的每位老年人各发两个汉堡。无奈之下,阎老先生花了12240元买了够一年吃的保健品才得以离开。   由于共有18大盒保健品,阎老先生一次带不回去,工作人员表示吃完就打电话,他们会给送到家。“第一次吃了5片后就过敏,浑身起红色小疙瘩,赶紧给卖保健品的打电话,他说这正常,一次吃3片就好了。”阎老先生说,改吃3片还是过敏,对方就让他把保健品给老伴吃。此后,每年过年,卖保健品的吴某都会到阎老先生家软磨硬泡要求他再次购买保健品,“一口一个奶奶好、爷爷好,还带一些小点心,我就每次都买了。”   连着买了3年,2017年年初,阎老先生的老伴头晕呕吐去医院打针,医生得知其吃保健品后告诫他们不要再吃了,但是卖保健品的吴某坚持让他购买,“说我们老两口那么多退休金,不买保健品还能花到哪儿去,不吃也可以存在他那儿,想吃的时候给送过来。”阎老先生又花了12240元买了一年的,“一直存在他那儿,结果去年12月给他打电话,就没人接了。”

  假冒慈善名义
  保健品实为药品   昨日下午,华商报记者来到阎老先生家中,所谓保健品其实是一款名为“参芪花粉片”的国药准字号药品,药盒上有“国药准字B20020762”字样,右下角生产厂家为“河南凤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因为医生说老伴不敢再吃了,就剩下了5大盒,我就想着已经预订的一年的药品能不能退款。”阎老先生说,“现在吴某根本不接电话,不给送保健品,也不给退钱。”   说着,阎老先生拿出收据和存货单。存货单显示,2017年1月20日,预存花粉片22大盒加7大盒,共计29大盒,收据上有“绿拐杖慈善帮扶工程”的公章。   参芪花粉片真能够康复心脑血管疾病吗?记者打开查看药品说明书,显示药品成分为“党参、黄芪、蒲黄、油菜花粉、玉米花粉、向日葵花粉”,功能主治为“益气健脾补肺。用于脾肺气虚症,症见胸闷气短、倦怠乏力、头晕、健忘、食少纳呆、腰膝酸软”,并没有提到高血压、冠心病。   记者通过国家药监局官网查询发现,河南凤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参芪花粉片的确为“国药准字B20020762”药品,药品广告中并未提及治疗冠心病。   进一步查询发现,中华慈善总会等2007年的确与河南凤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组织过“绿拐杖·康复心脑慈善帮扶工程”,但早在2009年就已经终止协议,此后的各项打着“绿拐杖·康复心脑慈善帮扶工程办公室”名义的宣传活动均为虚假信息。   早在2012年前后,全国各地均出现过对此药品宣称治疗心脑血管病等的曝光报道。   昨日,阎老先生和记者多次拨打吴某的电话,对方均未接听。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315特辑|买药品当保健品 85岁退休医生被忽悠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