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智能制造如何助力我国制造业“换道超车”?权威专家这么说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4  来源:ZGJQR |  作者:小球球  浏览次数:244
核心提示:
6月25日,第六届世界智能大会在天津闭幕。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在大会上表示,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制造是实现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的主要技术路线,为制造业带来了换道超车的好机会。     “今后15年正是智能制造这个新一轮工业革命核心技术发展的关键时期,制造业要抓住历史机遇,通过智能制造实现‘换道超车’,跨越发展。”周济说。     工信部数据显示,从2012年到2021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由16.98万亿元增长到31.4万亿元,占GDP比重达27.4%;增加值占全球的比重由22.5%提高到近30%,连续12年位居世界第一。   “十三五”以来,我国智能制造的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智能制造装备国内市场满足率超过50%,培育了具有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近100个。     智能制造将如何助力制造业“换道超车”?周济认为制造业的创新模式有四类:产品创新、生产技术创新、产业模式创新,以及前三者综合形成的制造系统集成创新。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都是实现这四类创新的主要路径。     “产品是制造的主要载体和价值创造的核心。到2035年,我国的各种制造业产品和装备都将从‘数字一代’发展成‘智能一代’,升级为智能产品和装备。”周济举例,智能汽车作为典型的智能产品,近年来,其快速发展远远超过了人们的预想。     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我国汽车在智能驾驶配置方面,五年平均复合增长率高达42.7%。预计到2025年,中国L2(实现半自动驾驶,但驾驶者需监视路况)及以上的智能汽车销量破千万辆,智能汽车渗透率达49.3%。   “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智能生产,也就是企业生产能力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是推进智能制造的主战场。”周济表示,以机器替代人力、引入新技术、升级智能设备,不仅解决了一线劳动力短缺、人力成本高升的问题,还从根本上提高了制造业的质量、效率和企业的竞争力。     2021年,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其中指出,要推动数字孪生、人工智能、5G、虚拟现实(VR)等新技术在制造环节的深度应用,搭建智能场景、研造新型智能制造装备以服务生产。     数据显示,近十年来,我国已经建成了700多个智能工厂。“智能工厂是智能生产的主要载体。近年来,我国涌现出一大批数字化、网络化建设的示范工厂、标杆工厂、灯塔工厂。”周济说。     “十三五”以来,我国智能制造供给能力不断提升,支撑体系逐步完善,推广应用成效明显。人民网财经了解到,截至2021年底,智能制造装备国内市场满足率超过50%,培育具有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近100个,试点示范项目生产效率平均提高45%、产品研制周期平均缩短35%、产品不良品率平均降低35%,涌现出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等新模式新业态。     周济表示,当前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在数字化、网络化阶段的智能工厂基础上,推动先进的技术升级,应用新一代的人工智能技术,建成拥有智能化设计、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共享制造、智能运维服务等新模式的第二代智能制造的智能工厂。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引发了产品和生产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未来会催生出以智能服务为核心的制造业新模式、新业态,实现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的根本性转变。”周济说。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智能制造如何助力我国制造业“换道超车”?权威专家这么说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