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严禁用人工智能自动生成处方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4  来源:ZGJQR |  作者:小球球  浏览次数:784
核心提示:
在线上开处方,屏幕“背后”接诊的是执业医师,还是机器人?近日,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发布《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试行)》(以下简称《细则》)。《细则》提出,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处方应由接诊医师本人开具,严禁使用人工智能等自动生成处方。严禁在处方开具前,向患者提供药品。严禁以商业目的进行统方等。     据了解,互联网诊疗行业存在一些“灰色”地带,如网售处方药时部分平台对处方要求不严格随意上传一张处方即可开药。业内人士指出,上述《细则》出台,短期看对线上药品销售有影响,长期来看,能进一步提升互联网医疗规范,行业或将迎新一轮洗牌。     新规或影响部分平台药品电商收入     目前,如何判断线上接诊开处方的执业医生?“假如是从正规互联网医院,有执业资格的医生开具电子处方,是有医生的签名、互联网医院电子章”,有互联网医疗行业人士对记者透露,不排除有些小型的互联网医疗平台仍存在用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工具自动生成处方,“大平台会用AI等来辅助医生问诊,比如问病人几岁、哪里不舒服等,但是处方就必须要求医生来开。现在,至少阿里、京东、平安等大平台都不敢冒这个风险”。     去年10月,国家卫健委公布《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征求意见稿)》,该征求意见稿就提及,其他人员、人工智能软件等不得冒用、替代医师本人接诊,当时已引起外界的高度关注。     “监管不断趋严,线上处方药就不像过去轻易能买到”,业内人士坦言。实际上,众多互联网医药平台,卖药是主要的营收来源。如今《细则》正式出台,是否对收入造成影响?有平台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短期内互联网健康平台的营收模式不会出现很大变化,药品销售仍是占“大头”,“但也不会担心影响收入,从整体来看国家对互联网医疗的发展是肯定和鼓励的,《细则》反而有望加速平台乃至整个行业商业模式的转变,市场洗牌”。     在线真人医师服务有赞有弹     近日,记者因脚部受伤尝试在某平台购买外用药,其中就包括处方药“过氧化氢溶液”,在用法用量上,其标注为“清洁伤口,3%溶液”;而其不良反应则是“高浓度对皮肤等产生刺激性灼伤,形成疼痛、白痂”;禁忌则是“尚不明确”。     在记者下单之后,有一名男性真人药师上线并与记者进行了简短对话。在要求记者详细描述完问题之后,药师表示记者可以购买使用该药物。然而在记者再次确认用药之余伤口注意事项时,对方反问一句:“刚才不是告诉你了吗?”随后其开具处方并同意记者购买该药物。     无独有偶,刘先生此前在某平台购买处方药时反馈:“我故意尝试描述一些不是该病症的情况,就想看看对方业务能力如何,结果对方二话不说就开方了,感觉跟机器人没有差别,只要你打字过去对方就会十秒钟内迅速同意。对方根本没有给我任何专业意见,虽然我大概知道自己的情况、要买什么药,但是形同虚设的在线药师还是给人感觉很不靠谱。”其表示,果不其然,没过多久,那家平台就关闭了。     除此以外,也有“有问必答”者。“其实哪个平台买药都差不多,光比价意义不大,反而是遇到好的医师、药师不容易,所以我一般会固定在回复快速、讲解专业,甚至给我一些提醒建议的平台上买药。”陈小姐表示。     互联网诊疗行业规范化程度将全面提升     “这次的细则标志着互联网诊疗回归到‘严肃医疗’本质定位上来了,对互联网诊疗走向健康发展的新时代具有重要意义。”医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细则的出台开启了互联网医疗行业的新篇章,进一步明确了要围绕互联网诊疗健康发展这一目标,以实体医疗机构为依托、以信息化为支撑,针对医疗机构、人员、服务质量和安全展开规范监督。     “征求意见稿出台后,很多平台已经开始规范化了,如网售处方药平台,过去随便上传一张照片就可以开出处方药,现在必须上传处方证明是复诊才可以。我们认为细则出台后,行业整体规范化程度会全面提升。”好大夫在线创始人兼CEO王航认为,从2018年的政策开放,到2020年在抗击疫情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作为行业主力军的公立医院开始纷纷兴建互联网医院,互联网诊疗已经成为我国医疗体系的一项重要创新,但随着资本的推动、业务量的上升等,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明确的管理规范。     医疗战略咨询公司LatitudeHealth创始人赵衡表示,其他人员、人工智能软件等冒用、替代医师本人提供诊疗服务,存在医疗隐患,给患者的安全带来风险,此次细则的出台让行业的发展进一步规范,对于过于依赖技术的互联网医疗平台而言,公司的模式将会受到一定冲击。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严禁用人工智能自动生成处方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