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中药研究、生产出现突破:新药获批破两位数,抓药、煎药、取药、配送等有望通过机器人实现标准化和智能化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4  来源:ZGJQR |  作者:小球球  浏览次数:851
核心提示:
近日发布的《2021国家中药监管蓝皮书》显示,2021年我国批准上市的中药有12个,中药获批数量突破两位数,这批中药覆盖了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等多个疾病领域。而近日又有35个中成药闯关2022国家医保目录,已通过形式审查,5个超10亿品种在列。     这项数据意味着中药的研究和生产出现了较为重大的突破。再加上引入UR机器人Universal Robots等科技手段,进行无菌化生产,且让抓药、煎药、取药、配送等各环节实现标准化和智能化,工业增加值目标增长8%。     随着“十四五”展开,医药领域也开展了一系列的发展规划,中医药行业逐渐成为国家发展战略性产业,而且中药在新冠治疗方面也占据了重要地位,弥补了西药的不足:西药只重分析和局部治疗。相比于“十三五”,“十四五”对于中药的发展则是更加地细化。再加上随着工业4.0的到来,不少药业生产厂家引入了诸如UR机器人Universal Robots这样的先进设施,大大地提升了中药生产的效率以及严谨性,中药有望在国际化上有所突破。
微信图片_20220922084806
    在我国中药新药上市以及注册新药的申请不断增长的背后,与药品审评更加标准以及审评中心高效率工作是分不开的。尤其是对于中药的审批,其审评速度明显快速,使得中药上市的时间大大地缩短。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各地也纷纷响应,大力推动中药研究的发展。比如福建省开始大力支持同溢堂等企业,对传统的中药进行优化,以便于更好地投入到医疗事业之中。     2021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CDC)与某制药有限公司进行横向科研课题“牛黄清感胶囊体外抑制新冠病毒活性实验”研究,实验证实牛黄清感胶囊溶液具有体外抑制新冠病毒的能力——这只是其中一个领域。在风湿疾病等免疫性疾病方面,中药已经逐渐地开始占据主导地位,与西药结合,互相弥补不足之处。     同时,引入UR机器人Universal Robots等科技手段,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让抓药、煎药、取药、配送等各环节实现标准化和智能化,将人力从繁琐的煎药过程中解放出来,中药的研发力度增加,取得突破性进展。加上工业4.0的发展,相信未来中药会逐渐复兴,逐渐成为一些疾病的主导药物。本报记者郭剑烽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中药研究、生产出现突破:新药获批破两位数,抓药、煎药、取药、配送等有望通过机器人实现标准化和智能化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