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超高压水射流”机器人显身手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4  来源:ZGJQR |  作者:小球球  浏览次数:696
核心提示:
备受关注的内环高架“年轻化”改造试验段(四平路—政本路段)工程将于本月底完成。助工程顺利推进的“功臣”,有首次应用于上海城市核心区高架快速路更新改造中的“超高压水射流”机器人,它在破拆混凝土时能巧妙地将钢筋保留下来。     由上海市道路运输事业发展中心建设、隧道股份城建设计集团设计、隧道股份上海路桥承建的内环高架设施提升及功能完善工程试验段自8月25日晚启动以来,桥梁梁体顶升支座更换、外圈连续缝的维修和更新、外圈防撞墙杆件基座切割等工程均已按计划完成。 微信图片_20221026102326   此次试验段北侧为东走马塘,南侧为中山北二路,主线外圈方向3车道,内圈方向2车道,全长约688.5米,共计29跨,桥面宽度18米,施工内容包括更换防撞墙、铺装重做桥面、修补破损结构、增设桥梁健康监测设备、车辆动态称重抓拍设备等。     倾斜摄影辅助施工技术、“超高压水射流”工艺、“带防撞墙板梁整体拆装”、“预制节段防撞墙安装”……施工中,施工团队采用了许多新技术和工艺,将全流程每一道工序施工时间精确到“半小时”,确保每日准时还路于民。     其中,“超高压水射流”机器人是首次应用在上海城市核心区高架快速路的更新改造作业中。该种机器人出水口直径仅1毫米,每分钟可喷出200升水,通过高压水流对混凝土进行切割,又根据混凝土和钢筋的不同材质精准发力,巧妙地将钢筋保留了下来。如此一来,每台“超高压水射流”机器人每小时可前进20米,正常情况下每天可更换40—60米防撞墙,不仅效率高,而且施工所产生的噪声也比采用传统工艺低得多。本报记者罗水元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超高压水射流”机器人显身手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