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人工智能就像人类智慧的“集合器”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4  来源:ZGJQR |  作者:小球球  浏览次数:333
核心提示:
π是无尽的圆周率,当现实空间的圆桌遇到π,代表对人类对科学的无尽探索。在昨天举行的“数智未来新突破”世界顶尖科学家科学圆桌π上,不同国籍、不同研究领域的科学家在这个时空里链接成了一个圆。“圆桌”上,他们的灵感时不时被另一位科学家的发言“点亮”;“圆桌”外,他们早已是相互认识的“同路人”。一场热烈的讨论背后,是一个方兴未艾的数字时代徐徐启幕的信号。     AI仿佛能和任何东西结合在一起     “AI仿佛可以和任何东西结合在一起。”2004年美国总统科学、数学和工程指导卓越奖得主兰诺·布鲁姆的感受正在变成现实。在她看来,人工智能好像是一个智慧的“集合器”,除了把视觉、语言、图像等加入人工智能,神经网络、认知科学、脑科学也在逐渐与人工智能相融合。这些学科交叉,能互相给予启发。     首届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得主、美国计算机科学与统计学专家迈克尔·I·乔丹认为,未来20年,人工智能(AI)的进化和发展可能会进一步聚焦在与人的结合上。在医药领域,通过对数据的智能分析,AI将辅助医生进行诊断决策和治疗,而这一尝试已经在癌症治疗方面有所进展。 微信图片_20220722094053   在商业领域,AI能够帮助消费者更便捷地找到商品和服务,也能使商家更精准地瞄准需求和消费者。据此,AI能够产生长尾效应,更平等地满足每个人的个性化需求。     清华大学软件学院长聘副教授、机器学习研究组负责人龙明盛正在研究如何让AI更准确地预测天气,目前他仍在为如何获得一个精准的AI模型而苦恼。     “现在的AI是不可解读的,我尝试把人类的知识引入AI,比如逻辑学,我的目标是让AI获得更大的应用场景。”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吴飞说。     短短两个小时的讨论,提到的AI应用不下数十个。正如1986年图灵奖得主约翰·霍普克罗夫特所说:“现在,一个欣欣向荣的信息时代启幕了。”     多学科背景是AI研究的“引线”     “噢,这是个好想法。”在听到乔丹说到一群人的活动也可以当作一个智能体来研究时,布鲁姆立刻回应了他。在她看来,科学最理想的状态就是一群不同背景的人围绕着一个主题展开研究,并乐在其中。     科学队伍永远欢迎年轻人,但科学不仅是年轻人的运动。年近80的布鲁姆已退休多年,五年前,她开始涉足一个从未进入过的全新领域。“如果有人来叫我去打高尔夫,我根本没工夫去,我每天都有做不完的课题。”她说。     敖平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做过拓扑学和量子科学研究,20多年前他把目光投向了量化生物学。他说:“乔丹教授点燃了我,我想将进化生物学的相关变量放到一个简单优美的公式集中,然后我就去做了。”     乔丹说,AI正在向复杂系统发展,多学科背景的科学家正是这个领域所需要的。他将自己的成功一部分归功于自身“丰富多彩”的经历:30岁之前,他参加过分子生物学、统计物理学、经济学、控制理论、语言学和运筹学的项目,最终决定深耕智能科学和统计研究领域。他还喜欢从世界各地观察值得研究的现象,许多研究灵感就来自真实世界。     科学家之间的交流汇成一个圆     “约翰,你还记得我吗,我们在上海交大有过几次碰面。”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上海大学特聘教授敖平一开口,就和主持人约翰·霍普克罗夫特打起了招呼。83岁的约翰立即回应:“当然,我们的办公室在同一幢大楼。”     布鲁姆和乔丹早就相识,今年乔丹获得首届顶科协奖“智能科学或数学奖”时,布鲁姆特意送上了祝福。1979年,布鲁姆首次来到上海交大和清华大学,看到的是只有寥寥数台电脑的机房,学生中也几乎没人学过计算机。现在她的学生里有不少中国人,家中摆放着一堆来自中国的“伴手礼”。     龙明盛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求学时,乔丹正是他的导师,在那里他学习了怎样解读大数据。2016年入职清华大学后,因为乔丹是清华大学卓越访问学者的关系,他每年仍能听到大学课堂里“导师”的讲课,其中包括一门概率发现的课程。   “当我和一些企业家聊天,发现他们对预测体系中的错误率很感兴趣,我想这个可能是人工智能研究中缺失的一环。”龙明盛说,从此,他“很幸运”地找到了持续至今的研究方向,即如何在动态环境中利用机器学习。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人工智能就像人类智慧的“集合器”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