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中外专家探讨数字伦理:制定规则防止人工智能被滥用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4  来源:ZGJQR |  作者:小球球  浏览次数:986
核心提示:
中新社乌镇11月10日电(王逸飞张煜欢)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人工智能与数字伦理分论坛”10日在浙江乌镇召开。论坛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安全风险治理与数字伦理建设,邀请中外嘉宾进行深度讨论,推动国际社会的人工智能伦理研究和治理体系构建。     2007年图灵奖获得者、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会员约瑟夫·斯发基斯在视频演讲中表示,创新和技术进步,可能意味着技能的损失。“我们很难想象,机器可以超越人类的智慧。如果我们贪图智力上的懒惰和安逸,人类的智慧也可以被驯服和征服。如果我们被机器的复杂性所击败,对人类来说是非常糟糕的。”   香港特区政府数字经济发展委员会委员、大湾区国际信息科技协会香港会长杨德斌也在视频演讲中指出,随着电脑计算能力越来越强,其能为人类做的事情就越来越多,如智能制造方面的“黑灯工厂”等。人类应教懂机器变得更智慧,并适当约束机器的破坏能力,但更应自我提升,避免逐渐“退化”。     之江实验室主任、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联盟副理事长朱世强表示,人工智能技术目前处在初级发展阶段,要用更大耐心去支持技术本身的发展,同时又要高度关注人工智能的滥用。期待在法律、技术等综合举措之下,保障先进、合理、开放并富有生机活力的数字文明茁壮成长。     “互联网很好,但也有问题,我们应该保护人工智能的发展,避免伦理道德的问题发生。”全球IPv6论坛(IPv6 Forum)主席拉提夫·拉蒂德在视频演讲中提出,人工智能应该是对社会有益的,应避免造成偏见,以设计规则支持科学追求,各国应实施类似欧盟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避免数据滥用。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钹在视频演讲中表示,人工智能的研究和治理需要全世界不同领域的人员参与合作,除从事人工智能的研发和使用人员之外,还需法律、道德等不同领域人员,共同制定出一套符合全人类利益的标准。(完)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中外专家探讨数字伦理:制定规则防止人工智能被滥用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