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南方科技大学:柔性电致发光装置与软体机器人集成3D打印技术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4  来源:ZGJQR |  作者:小球球  浏览次数:235
核心提示:
根据中国科学报,南方科技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系副教授刘吉和团队描述了一种制造柔性、可拉伸发光装置的3D打印策略,该装置可与软体机器人集成。他们用一个能根据背景改变颜色的软体机器人进行了演示,该策略或能用于开发下一代智能显示器、可穿戴电子器件和人造伪装。相关研究发表于《自然—通讯》期刊。
微信图片_20221012090848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2-32126-1     柔性电子器件的传统制造方法涉及多个步骤和昂贵的工具,限制了它们在快速成型和定制化方面的应用前景。因此,亟需开发一种简易、多功能制造策略来满足技术和光学应用对柔性电致发光装置不断增长的需求。刘吉与合作者报道了一种利用多材料3D打印技术制造柔性电致发光装置的方法。他们配置了可用于3D打印的离子导电、电致发光和绝缘墨水,并用该墨水制造出操作便捷、可按需生产的柔性可拉伸电致发光装置。     他们用该方法制作了一款可发蓝光的柔性腕带,还将该装置集成到一个软体机器人中,该机器人能像变色龙一样根据背景无时延地改变表面颜色。研究者指出,该装置即使在不同的机械形变模式(如弯曲、扭曲、拉伸)下依然具有电致发光稳定性。“这种方法凸显出定制化在电致发光装置制造中的优势,或能用于为柔性电子器件和伪装系统开发定制化装置。”刘吉及合作者表示。知之既深,行之则远。基于全球范围内精湛的制造业专家智囊网络,3D科学谷为业界提供全球视角的增材与智能制造深度观察。有关增材制造领域的更多分析,请关注3D科学谷发布的白皮书系列。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南方科技大学:柔性电致发光装置与软体机器人集成3D打印技术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