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 从曾经连续7年的全国新能源车销冠,到后来在消费升级的时代下一落千丈被边缘化,北汽新能源显然不服。此次,北汽的目的想必很单纯,就是要让自己的新能源业务重新崛起。 眼下,华为与车企合作造车有3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是提供标准化的零部件,比如说华为旗下的电机、电池管理系统等。华为是一个纯粹供应商的角色。 第2种模式是Hi模式,它涉及到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的相关部分,它需要软硬件不断的迭代升级以及运营,这就需要华为与主机厂进行深入的合作,比如说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 第3种模式叫做华为智选模式,在这个模式当中,华为会主导车辆的设计,用户的定义和用户体验的设计等等,同时,也会在华为的渠道内进行销售。 现在来看,Hi模式并不能为北汽极狐提供足够的光环,制造足够多的市场份额。因此,北汽只能背水一战,选择第三种智选模式。要知道,这种模式下从设计到车机等各部分,都将由华为主导。 在看到上汽、广汽和一众民营中国品牌开始在新能源赛道发力后,北汽似乎有了殊死一搏的姿态。 宝沃“再次破产” 事件概述: 11月29日晚间,福田汽车发布公告,2022年11月29日,公司获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于2022年11月29日作出(2022)京01破91号《民事裁定书》,裁定宣告北京宝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破产。
点评: 这是宝沃汽车第二次破产。第一次,德国宝沃汽车在上世纪60年代因经营不善而破产。这个宝沃,是历史上真正与BBA掰过手腕的狠角色。而第二次,是北汽福田试图进军乘用车市场,于2015年花费500万元购买了宝沃汽车的品牌名称后,因产品力和诚信度崩塌而再次破产。简单来说,这次破产的北京宝沃,只是宝沃被“鞭尸”,实际情况则是北汽福田进军乘用车领域宣告彻底失败。 实际上,2018年已经强弩之末的北京宝沃被“神州系”并购,试图通过B端租车市场续命,而这无异于为已经没有心跳的病人注入肾上腺素。 如此一番操作下来,北汽福田不仅没有实现宝沃创始人卡尔•宝沃的复兴梦,也没有实现自身的乘用车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