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拆解发现,中国手机仍然依赖美国芯片,实在让人无奈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3-01  来源:WKW |  浏览次数:241
核心提示:
外媒拆解了中国一家手机企业的新款手机,发现其中有太多芯片仍然采用美国芯片,可以说离开美国芯片中国手机将几乎无法生产出来,这与此前媒体宣传中国手机可以无需美国芯片形成了鲜明对比。

拆解发现,中国手机仍然极其依赖美国芯片,实在让人无奈

这家手机企业曾强调它已研发了ISP芯片、电源管理芯片、充电芯片等等,然而这次的拆解发现仅有充电芯片是自研,其他芯片均来自海外。

其中屏幕来自三星、摄像头来自三星和索尼,SK海力士的DRAM芯片,铠侠的闪存芯片,除了这些芯片之外,其实来自美国的芯片占比更高。

其中高通贡献了太多的芯片,手机SOC芯片、射频功放芯片、WiFi芯片、电源管理芯片等都来自高通;射频芯片来自QORVO、射频前端芯片来自SKYWORKS,还有众多的芯片来自美国,可以说美国芯片贡献了半数的芯片。

从上述这些芯片以及关键元件可以看出,国产芯片占比实在太低了,在100多块手机芯片里,国产芯片贡献的相当有限,这主要是因为国产芯片主要是中低端芯片,高端手机所用的芯片还是非常依赖海外,特别是美国的芯片。

拆解发现,中国手机仍然极其依赖美国芯片,实在让人无奈

导致如此结果,在于中国的芯片发展时间太短了,在2010年之前,中国的手机产业链其实相当薄弱,那时候国产的手机产业链才算刚刚起步,缺乏国产手机产业链的支持,国产手机自主研发谈何容易。

在2005年前后,国产手机曾崛起了TCL、波导等多家国产手机品牌,然而随着诺基亚、摩托罗拉等的发力,掌控了手机产业链的外资企业普遍优先供应元件给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导致了这批国产手机品牌迅速衰败。

受此教训,国产手机产业链开始打基础,当时国产手机也转向了山寨手机,特别是联发科和展讯(后来紫光收购了展讯重组成如今的紫光展锐)推出的turnkey方案,大幅降低了手机的门槛,国产手机产业链开始起步。

到了2007年苹果研发成功iPhone,与富士康合作,中国的手机产业链进一步发展,终于到了2010年中国手机迎来了第二次发展机会,这次依托于国产手机产业链的支持,国产手机终于茁壮成长,并在2014年三季度由小米首次击败外资品牌夺下国内手机市场第一名,从此国产手机才终于坐稳了国内市场,并且国产手机开始走向国际市场,到如今中国手机品牌在海外市场已取得一些优势。

拆解发现,中国手机仍然极其依赖美国芯片,实在让人无奈

然而从上述这款国产高端手机的拆解可以看出,国产手机产业链虽然有了较强的实力,然而在核心的芯片方面仍然非常依赖美国芯片,高端手机更是大量采用美国芯片,凸显出国产手机产业链依然相当薄弱。

可以看出国产手机摆脱对美国芯片的依赖依然任重道远,所谓的纯国产手机仍然有很大的难度,如今的中国手机产业链仍然处于中低端,踏踏实实的发展手机产业链才是国产手机长久之道。

       原文标题 : 拆解发现,中国手机仍然极其依赖美国芯片,实在让人无奈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拆解发现,中国手机仍然依赖美国芯片,实在让人无奈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