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企业动态 » 正文

激光产业链现状及部分上市公司情况梳理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27  浏览次数:1012
核心提示:
一、激光的定义、特点及未来发展方向激光是20世纪以来继核能、电脑、半导体之后,人类的又一重大发明,被称为“最快的刀”、“最准的尺”、“最亮的光”。激光是指原子...

一、激光的定义、特点及未来发展方向

激光是20世纪以来继核能、电脑、半导体之后,人类的又一重大发明,被称为“最快的刀”、“最准的尺”、“最亮的光”。

激光是指原子受激辐射的光,故名“激光”。原子中的电子吸收能量后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再从高能级回落到低能级的时候,所释放的能量以光子的形式放出。被引诱(激发)出来的光子束(激光),其中的光子光学特性高度一致。

因此激光相比普通光源具有单色性、相干性、高亮度及高方向性。激光应用广泛,包括激光打标、激光焊接、激光切割、光纤通信、激光测距、激光雷达、激光武器、激光唱片、激光矫视、激光美容、激光扫描、激光灭蚊器、LIF无损检测技术等。激光系统可分为连续波激光器和脉冲激光器。

激光技术改变了低效率、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传统加工生产模式,目前在电子制造以及金属精密加工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激光加工的应用主要包括激光切割、激光焊接和激光打标等领域。

根据激光束与材料相互作用的机理,大体可将激光加工分为激光热加工和光化学反应加工两类。

激光热加工是指利用激光束投射到材料表面产生的热效应来完成加工过程,包括激光焊接、激光雕刻切割、表面改性、激光镭射打标、激光钻孔和微加工等。

光化学反应加工是指激光束照射到物体,借助高密度激光高能光子引发或控制光化学反应的加工过程,包括光化学沉积、立体光刻、激光雕刻刻蚀等。激光加工不需要工具、加工速度快、表面变形小,可加工各种材料。

用激光束对材料进行各种加工,如打孔、切割、焊接、热处理等。某些具有亚稳态能级的物质,在外来光子的激发下会吸收光能,使处于高能级原子的数目大于低能级原子的数目,即粒子数反转,若有一束光照射,光子的能量等于这两个能相对应的差,会产生受激辐射,输出大量的光能。

二、激光市场现状

中国激光市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激光市场。回顾2020年,中国激光产业全年实现了10个百分点的正增长,远远超出预期,2021中国激光产业继续保持增长趋势。2021,该国激光设备市场的总体规模同比增长18.3%,达到创纪录的129亿美元(图3)。在中国从旧的低技术产业向新的高技术产业转型的过程中,激光技术的应用已成为许多制造业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最终提高竞争力的关键。

图2 2011至2021中国激光市场规模

仅工业激光市场就约为80亿美元,其中激光切割占40%,其次是激光焊接(14%)、激光标记(13%)、semi/显示(12%)、精密加工(9%)、非金属加工(7%)和其他(6%)。

中国激光产业的资本投资正在增加,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通过其产业政策和“激光产业园或集群”提供的支持也在增加。这些激光园区旨在实现产业规模和集群,并为当地产业链提供支持。2022年中国工业激光器市场的年增长率预计在10%左右。

三、激光行业产业链情况

历经多年的发展,激光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激光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光源材料、光学元器件及其他组成激光器的材料 ; 中游主要为各种激光器、机械系统、数控系统,其他例如电源、散热器、传感器、分析仪、防护镜等 ; 下游则是成套的激光加工设备,如激光切割机、激光焊接设备、激光打标机等。激光产业链的终端应用领域涉及交通、医疗、电池、家电、商业用途等。

目前,我国激光产业链企业数量较多,竞争激烈,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在逐步提升。其中上游光电、芯片相关企业有福晶科技、光库科技、长华光芯、奥普光电等。中游激光器相关企业竞争力较强的为锐科激光、创鑫激光、杰普特等 ; 下游激光加工设备企业有大族激光、华工科技、联赢激光等。

目前,布局了激光业务上市企业中,激光元器件中福晶科技光电元器件产量最高,超 382 万件 ; 激光器中锐科激光领先,光电子器件超 123 万台 ; 激光加工设备中大族激光达 4 万台 ; 未来华工科技和德龙激光产能将大幅提升 ; 激光控制系统中柏楚电子控制系统高达 7.9 万套。激光产业产业链上的其它代表性企业产能 / 产量情况如下:

四、几家上市公司大致情况

1、海目星:领先的平台激光设备家公司,锂电+光伏共驱高成长(安信机械 吴双)

(1)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平台型激光设备加工商,不断拓展应用领域打开新的成长天花板。

(2)动力电池激光制片机市场领先,电芯装配线等业务加速成长.公司锂电产品主要包括激光制片机和电芯装配线,2017-2021年锂电业务收入由2.24亿元增长至11.12亿元,CAGR达49.21%。2021年公司新签动力电池业务订单约46亿元(含税),同比增长165%,饱满的在手订单为公司未来业绩的持续快速增长创造了有利条件。

(3)光伏业务突破取得超10亿订单,打开更大成长空间。2022年4月公司光伏业务获得客户10.67亿元中标通知,主要产品为TOPCon 激光微损设备,本项目是公司光伏激光及自动化设备首次获得大规模订单,为公司进军光伏专用设备领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该项业务的突破为公司未来经营的快速增长提供强大助力。

2、英诺激光:微加工领域龙头,受益于激光微加工场景拓展及设备进口替代双轮驱动(华金证券 叶中正)

(1)公司是专注于微加工领域的国内激光器龙头.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专注于微加工领域的激光器生产商和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主要产品为纳秒激光器和超快激光器,2018 年公司纳秒紫外激光器销量约占当年国产同类激光器的 21.94%。

(2)公司技术背景深厚,且产品质量已经不逊于海外领先同行,进口替代可期. 1)公司以研发立身。公司创始人及技术带头人赵晓杰博士,在激光领域具有二十余年的研发验,目前公司核心产品技术参数已经基本达到了国际先进标准,并不明显输于美国相干和美国光谱物理等国际最为领先的同类激光器及激光技术代表厂商。

(3)激光技术在微加工领域大有可为,公司受益于激光微加工不断发展渗透。激光微加工优点突出,尤其是其中以皮秒、飞秒为代表的超快激光器和紫外、深紫外波长的固体激光器因具有超快超精、高聚焦能力、“冷加工”的特点,能有效解决微加工过程中所面临的技术难题,促使激光微加工逐渐发展渗透。1)激光设备售价走低,为激光微加工渗透提供前提条件;根据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智研咨询等第三方研究机构发布的数据,及销售价格,2015-2020 年,超快激光器及纳秒激光器销售价格逐年下降,而销售量则逐年大幅增长; 2)超精密加工领域不断拓展,以半导体、光伏电池、印刷电路板、全面屏/柔性屏、VR/AR 等为首的新兴发展领域为激光微加工创造更多新应用场景。

(4)公司激光器和模组两大商业模式互补,增强盈利能力. 公司同时具备微加工激光器和定制微加工激光模组两类产品销售服务能力。1)公司通过微加工激光器批量销售,借下游众多的激光设备厂商触达全国各地、各个行业领域的客户群体,充分享受激光技术替代传统机加工技术带来的行业发展红利; 2)瑞声模式是公司模组商业模式的重大成功范例; 通过定制微加工激光模组业务,不断驱动公司提高加工精度、减少热效应、提升加工效率以满足激光精细加工与各类应用场景的发展需求,与终端客户实现深度绑定、与下游应用场景实现深度融合,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

3、德龙激光:国产激光精密加工先驱,突破激光巨量技术转移(西部证券 俞能飞)

(1)激光精密加工佼佼者,高研发巩固竞争优势。公司产品包括精密加工设备和固定超快激光器,可用于半导体及光学、3C、显示及科研等应用领域。

(2)技术进步催生新需求,激光精细加工下游市场广阔。2021年中国工业激光设备市场规模为480意愿,其中半导体和显示两大领域占比12%,对应市场规模57.6亿元。目前国内国产渗透率不大,未来有较大提升空间,以德龙激光为首的国产厂家在激光巨量转移领域有突破性进展,该技术可有效解决Micro LED量产问题。

(3)聚焦激光精细加工,持续开拓新应用领域。06年,公司成功开发光伏激化划线产品,进入光伏行业。07年,公司成功开发应用于触控屏德薄膜激光蚀刻设备,进入消费电子领域。08年,成功开发应用于LED芯片行业德晶圆激光08年,成功开发应用于LED芯片行业的晶圆切割设备。15-16年成功开发应用于硅基半导体晶圆切割设备。17年,成功开发应用于显示行业的全面屏激光切割设备。20年,成功开发应用于Mini LED的晶圆切割/蚀刻设备。

4、杰普特:交接覆盖,FY21净利润翻倍,正式切入宁德时代供应链(海通证券 纪兴)

(1)新能源业务持续发力,切入宁德时代供应链。2021年下半年,杰普特已进入比亚迪产业链进行战略合作。公司3月22日发布公告,收到宁德时代发出的供应商定点通知,正式入围宁德时代供应商,为宁德时代提供MOPA脉冲光纤激光器,我们预计宁德时代验证通过将为公司打入新能源领域提供有效背书,有利于加速业务拓展。公司不仅致力于拓展锂电业务,对于光伏领域也在持续布局。公司核心优势产品MOPA脉冲光纤激光器推出M8产品系列,该系列产品的峰值能量为上一代产品的两倍,可用于玻璃钻孔工艺应用。

(2)设备下游市场扩张,下游需求驱动营收增长。公司的VR/AR眼镜模组测试机可应用于VR/AR透镜成像畸变检测,我们预计随着VR/AR下游需求渐显,将为公司消费电子业务带来新驱动。公司2015年以来陆续服务于风华高科、顺络电子、国巨股份、厚声电子、乾坤科技、华新科技等知名被动元器件厂家,全球市场占有率较高。由于近年大部分被动元器件行业加工设备主要仍由海外设备厂商垄断,公司在2021年布局扩展被动元器件行业自动化设备品类。杰普特在国内首次将蓝激光焊接紫铜及铜合金工艺导入被动元件行业;开发包括电感绕线设备、电感剥漆设备等一系列高端装备。

5、大族激光:21年收入利润创新高,持续看好平台属性+内部效率提升(天风电子)

(1)管理层优化改革,基层激励充足。公司为国内种类最多、业绩规模最大的平台型激光加工设备厂商,长期坚持“激光+X”战略,横向纵向整合,覆盖激光器等上游核心元器件、激光打标/切割/焊接设备,在PCB、锂电、LED、光伏、面板、半导体均有产品线积累。公司核心架构从三级转到二级,底层决策权+激励充分,保证长期公司发展。截至21年年报,PCB主体大族数控已完成分拆上市,拟分拆封测设备业务主体大族封测(原大族光电)上市。

(2)大功率+锂电贡献业绩增量,盈利能力持续改善。1)锂电:公司为龙头宁德第一梯队供应商,并且大量导入二线动力电池厂商(中创新航(原中航锂电)、亿纬锂能、蜂巢能源等),具备动力电池整线供应能力+张家港、宜宾、荆门等地扩产+持续布局研发动力电池设备(向卷绕、叠片、化成分容延伸),充分受益于此轮动力电池扩产带来的锂电加工设备市场扩容机遇,此外通过集中化采购+标准化生产提升盈利能力,21年已经成功扭亏。2)大功率:高端应用拓展(替代等离子切割)+中低端客户份额恢复+激光器自给率(21年高功率光纤激光器自主化率超过80%)提升三重逻辑下,大功率业绩弹性足、盈利能力也有望提升,21年公司高功率激光设备实现扭亏为盈。

(3) 新兴赛道产品和技术储备丰富,长期成长潜力大。1)光伏:已经具备电池段管式真空类主设备研发制造能力。公司在TOPCON领域产品布局完整,逐步具备TOPCON电池全产业链设备研发制造能力,向低压硼扩散炉、Topcon激光掺硼设备、LPCVD设备进行延伸;在HJT电池已布局PECVD、PVD等设备产品;2)miniled:Mini-Led切割、裂片、剥离、修复等设备实现大批量销售,Micro-LED巨量转移设备正在验证过程中;3)半导体晶圆加工:半导体激光开槽、半导体激光解键合、化合物半导体激光切割等产品实现批量销售。

(4) 核心零部件持续突破,外售贡献业绩增量。1)激光器:21年多款高功率皮秒激光器及亚纳秒激光器,超快激光器领域保持全球领先水平。自主研发的MOPA脉冲光纤激光器已取得动力电池行业头部客户订单用于动力电池电芯极片切割。2)控制:与锐科激光达成打标振镜战略合作,光电振镜、光栅振镜和三轴振镜等高端振镜产品性能逐渐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产品性能获得客户认可。持续突破核心零部件有望从底层逻辑上提升竞争力,此外零部件自产有助于提升盈利能力,外售贡献业绩增量。


转载请注明出处。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激光产业链现状及部分上市公司情况梳理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