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亚勤谈“双碳”:人工智能要做“神助攻”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4  来源:ZGJQR |  作者:小球球  浏览次数:252
核心提示: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11月17日讯(深圳商报首席记者吴吉)“在‘双碳’背景下,人工智能+物联网,即‘AI+IoT’(以下简称AIoT)能够扮演诸多重要角色。人工智能将成为降碳减排的核心技术”,11月16日,在第二十四届高交会“改变世界的新兴科技”主题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讲席教授、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院长张亚勤如是说。     张亚勤指出,碳中和是人类能源结构的又一次大的变革,这既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在碳中和的背景下,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选择,面临着节能减排、提质增效、产业转型的当务之急。国家对“双碳”高度重视,政府密切出台了一系列重要的政策文件,多次强调了“加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应用的重要性”。 微信图片_20220926105550   在这一背景下,人工智能如何为绿色经济赋能,将成为焦点。张亚勤认为,在清洁能源和传统能源的融合方面,人工智能技术大有可为。“利用AIoT技术,我们可以有效监控碳排放、优化智能机组的控制、感知和动态预测电网负载、进行智能调峰和调度均衡”。另外一个方向是新兴的绿色产业,包括绿色城市、绿色园区/楼宇和绿色交通。目前,全球楼宇和交通的GHT排放量分别是17%和16%左右,所以在这些领域,“AIoT”也大有可为。     张亚勤还特别提出了“绿色计算”的概念,即AIoT为ICT产业本身的节能减排贡献力量。他指出,预测到2035年全国数据中心耗电量超过4500亿度;全国5G基站的耗电量也超过2400亿度;新一代AI计算架构里,AI模型越来越大,模型训练能耗排放很高……为了降低能耗和排放,就需要对智能通信用AI进行大规模优化,实现通信感知一体化,从而使ICT产业逐步实现“碳中和”。     应用前景大有可为,但AIoT的核心技术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张亚勤表示。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亚勤谈“双碳”:人工智能要做“神助攻”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