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医疗机器人“手眼脚脑”从这里批量产出!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4  来源:ZGJQR |  作者:小球球  浏览次数:595
核心提示:
新年伊始,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眼科手术机器人末端工具产品在北京市医疗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高端医疗器械CDMO平台完成生产下线。每天能够产出1000套这样的眼科机器人部件。相关部件搭载到整机上后,将加速眼科机器人进入产业化阶段,造福眼科疾病患者。
微信图片_20230130085932
北京市医疗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高端医疗器械CDMO平台车间现场     上午10点,在海淀区金隅智造工场,北京市医疗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高端医疗器械CDMO平台的高精加工车间里,机器轰鸣,乳白色的切削液随着机器的运转四处飞溅,五轴数控加工中心正在进行精密加工,工程师正在加工一个复杂的模块零部件。     “这个眼科机器人末端工具,通俗理解的话类似于比针尖还要精密的手指,它的所有生产过程需要在满足医疗器械生产条件的洁净环境下完成。”创新中心研发负责人孙德晖博士介绍。     记者在现场看到,所有原材料均需在自动化立体库房中由智能导航运输机器人运送出库,送至粗洗间内去除表面附着物后,再通过传递窗进入精洗间用注射用水清洗达到符合要求的无菌状态,才能进入下一步的生产环节。经过精洗的物料进入洁净组装车间,使用高精度设备完成各个零部件的组装,并经过检验符合0.05毫米内误差才能满足技术要求。     对初创企业来说,医疗器械产品的小批量试制,如果从头做起,既费时又费钱费力,借助专业平台,企业可以潜心投入相关产品的核心部件研发,缩短产品化、产业化周期,提高成果转化率与成功率。2021年7月,北京市医疗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高端医疗器械CDMO平台正式投产。这里配备了医疗机器人专用产线、体外诊断试剂和无菌产品产线、自动化立体库房、高精加工车间、一体化模拟手术室、产品可靠性测试间、质量检验中心等一系列专业空间和设备设施。有了这样的平台,高端医疗器械企业和医疗机构在家门口就能解决样件快速试制和小批量生产的难题,能够帮助企业降低创业门槛。     “产线上目前在加工的设备,就是一家北京初创企业委托我们研发生产的。”孙德晖介绍,该眼科机器人设备预计将于今年内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截至2022年底,高端医疗器械CDMO平台已服务医疗器械初创企业、医疗机构累计超过170家次。与此同时,创新中心内为各类高端医疗装备提供研发生产服务的多条新产线正在建设中,今年上半年将陆续投入使用。     在为全国医疗器械企业、医疗机构提供专业服务外,创新中心还引入了智能机械臂、骨折复位手术机器人、放疗机器人、软组织穿刺手术机器人等20余个医疗机器人项目,引育项目总估值超过200亿元,医疗机器人的“手眼脚脑”从这里孵育壮大,走向全球。     在医疗机器人等高端制造领域,部分核心技术仍然处于被海外厂商垄断的阶段。据悉,创新中心目前正在围绕医疗机器人领域的光学定位导航系统、术中AR可视化,生物制药领域的自动化高通量实验室系统等展开自主研发,为生命健康领域的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更大力量。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医疗机器人“手眼脚脑”从这里批量产出!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