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以工业互联网推动制造强国、数字中国建设再次成为热议话题。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再次关注工业互联网领域,带来了《以数据高水平应用促进新型工业化高价值创造的建议》,这是他第7年建言工业互联网,提出要打造新型工业化核心引擎,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做大做强砺初心,连续7年建言工业互联网 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全新工业生态、关键基础设施和新型应用模式,工业互联网在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中的支撑作用,已在实践中得到充分展现。 工信部数据显示,2022年,工业互联网已经全面融入45个国民经济大类,具有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240家,跨行业跨领域平台达到28个,为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我国工业互联网起步早、起点高,自2017年11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工业互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我国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加速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政策规划稳步推进。2018年,“工业互联网”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当年6月,工信部发布《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着力于“初步建成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和产业体系”。2021年2月,工信部印发《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目标指向“工业互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量质并进,新模式、新业态大范围推广,产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在国家政策引导和支持下,海尔在工业互联网赛道积极布局:早在2007年,国家出台“两化融合”政策后,海尔就开始探索数字化转型升级,成为我国最早探索工业互联网的企业之一;2017年,海尔正式推出卡奥斯COSMOPlat工业互联网平台。


山东正凯生产车间。 海尔的数实融合实践证明,激活数据要素潜能,能够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为了促进新型工业化高价值创造,周云杰建议,建设新型工业化高质量标准体系,龙头企业开展标准试验和试点示范,加快标准应用推广;推动普惠人工智能,助力中小微企业成长,让企业用得起、用得好;培育一批专业化的工业大数据服务商,参与工业数据确权、流转、交易的标准及规则制定。 据了解,海尔已经参与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山东分中心建设,通过承接“数字经济监测平台”“产业集聚区平台”两大板块,为山东构建数据汇聚、流通和应用于一体的工业大数据资源服务体系提供平台支撑,推动区域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2017年,第一次向全国两会提交工业互联网建议的周云杰说,“工业互联网平台一定会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 2023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已经迈入规模发展、提档升级的关键期,成为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强力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