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港中大以机器人辅助微波消融术治疗肺肿瘤为全球首创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3-10  来源:中国机器人网 |  作者:小球球  浏览次数:342
核心提示:中新社香港3月9日电(记者韩星童)香港中文大学(中大)9日召开记者会公布,中大医学院完成全球首创运用机器人辅助支气管镜以微波消融术治疗转移性的肺肿瘤。该无创伤性技术可让医生更精准地去除病人肺部周边及末端的肿瘤,同时尽量保留其肺部功能。  据介绍,机器人辅助支气管镜微波消融术是一种先进的无创手术方式。胸腔外科医生利用先进的导航平台操控支气管镜,再将用作消融的导管探头准确放进肺转移组织的位置,释放微波能量以破坏病变组织。此技术不会对病人造成任何伤口,大部分病人术后没有任何痛楚或出血。此外,由于不需要切除肺部组
中新社香港3月9日电(记者韩星童)香港中文大学(中大)9日召开记者会公布,中大医学院完成全球首创运用机器人辅助支气管镜以微波消融术治疗转移性的肺肿瘤。该无创伤性技术可让医生更精准地去除病人肺部周边及末端的肿瘤,同时尽量保留其肺部功能。 微信截图_20230310093713   据介绍,机器人辅助支气管镜微波消融术是一种先进的无创手术方式。胸腔外科医生利用先进的导航平台操控支气管镜,再将用作消融的导管探头准确放进肺转移组织的位置,释放微波能量以破坏病变组织。此技术不会对病人造成任何伤口,大部分病人术后没有任何痛楚或出血。此外,由于不需要切除肺部组织,可以为病人保存最多的肺部功能。     去年,中大医学院完成全球首例运用机器人辅助支气管镜以微波消融术治疗转移性的肺肿瘤。去年10月至今,研究团队运用相关技术,为3位病人进行手术,治疗6个肺转移组织,技术现时正处于临床研究阶段。     中大医学院外科学系心胸外科名誉临床助理教授刘颖虹解释,新型的机器人辅助支气管镜检查使用实时光学影像和电磁定位,于狭窄而复杂的气管中进行导航。经训练的医生通过操作控制台,遥距操控机械臂上的支气管镜,便能准确地驱动到肺部的目标位置。此先进的机器人系统可以保持仪器在气管内的稳定性,提高病变组织定位的效率和准确性。     中大医学院外科学系心胸外科教授吴士衡表示,该技术结合机器人辅助支气管镜功能上的优点,以及中大在经支气管微波消融术方面领先世界的丰富经验,为肺转移病人提供了一种无创的治疗方式选择。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港中大以机器人辅助微波消融术治疗肺肿瘤为全球首创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