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广东建设“数字课堂”:人工智能批改作业、大数据评判在校行为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4  来源:中国机器人网 |  作者:小球球  浏览次数:668
核心提示:大数据辅助学业评价、人工智能介入作业批改和课程设置等“数字课堂”建设工作,是落实“双减”政策和提升教学质量的新路径。省教育厅在答复《关于用人工智能解决作业批改和评价难题,帮助“双减”落地的提案》中介绍,广东基本实现教、学、研在线一体化,未来将探索人工智能对作业自动批阅、大数据辅助评判在校行为等工作,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  进度:  建成教、学、研一体化平台  省教育厅在答复游忠惠委员《关于用人工智能解决作业批改和评价难题,帮助
大数据辅助学业评价、人工智能介入作业批改和课程设置等“数字课堂”建设工作,是落实“双减”政策和提升教学质量的新路径。省教育厅在答复《关于用人工智能解决作业批改和评价难题,帮助“双减”落地的提案》中介绍,广东基本实现教、学、研在线一体化,未来将探索人工智能对作业自动批阅、大数据辅助评判在校行为等工作,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     进度:
  建成教、学、研一体化平台     省教育厅在答复游忠惠委员《关于用人工智能解决作业批改和评价难题,帮助“双减”落地的提案》时介绍,近年来,广东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升课堂教育教学质量,落实“双减”政策。     近两年来,广东省财政投入3.2亿元,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建设“粤教翔云”数字教材服务平台。目前平台实现教、学、研一体化,教师可在平台实现备课、上课和教研等教学工作,学生可通过平台实现自主学习,完成老师上课布置的任务,教师通过平台批改作业,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个性化教学和辅导。     为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省教育厅于2020年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每市各推进1个县(市、区)建设互联网环境下教学改革实验区,打造互动教学云平台。平台基于教学终端和大数据技术,实时采集教学数据、即时分析和反馈,实现教学与学习反馈数据可视化,促进以学定教、因材施教。     作业减负是“双减”一大挑战,如何利用信息技术破题?省教育厅举例:广州市教研院以集团成员校——南沙区湾区实验学校为对象,优化作业设计,利用平台资源库布置类型多样、时长可控的作业,提升作业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利用在线作业平台获取学生学习数据,并进行分析整理,辅助老师精准管理。     规划:
  人工智能介入,教学提质增效     作业批改和评价难问题,是广东省推进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攻方向。     首先从整体规划着手。省教育厅计划于今年年底前制订出台“互联网+教育”发展意见,实施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工程,引导企业加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品的研发力度,建立新型学习终端进校审核备案制度,统筹人工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改革。
微信图片_20220624103240
    人工智能如何应用于日常教学?省教育厅在答复中列举出三大方向。     一是加强基于OCR(光学字符识别)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研究:通过对学生手写作答的中英文和理科公式加以识别,拓展学情数据采集宽度,减轻教师日常批改负担;     二是加强机器阅读理解技术教学研究:提升学情数据分析深度,实现对学生日常学习的精准分析;     三是通过人工智能识别学生学习最近发展区的教学研究(学生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和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构建系统性知识图谱,为学生给出动态学习路径规划,推荐个性化学习方案。     省教育厅展望,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介入,将逐步提高课堂和作业质量。未来,广东要加强大数据技术对课堂教学数据、在校学生行为数据、单元测试数据和学生作业数据的采集分析,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数据进行评估,更有针对性地布置学生作业。此外,通过人工智能对作业自动批阅技术的探索,减轻教师对学生作业批改负担,提高作业反馈诊断质量。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广东建设“数字课堂”:人工智能批改作业、大数据评判在校行为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