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中国食品 » 正文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兽药饲料监察所副所长张莉: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3-07  来源:中国食品报  浏览次数:926
核心提示:
      近年来,全国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均在97%以上,没有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农产品质量安全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的态势。但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兽药饲料监察所副所长张莉认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还不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没有完全排除,当前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首先,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还不健全、能力还不够强、队伍还不够壮,基层监管能力手段不足的问题仍然存在。特别是县乡两级监管机构,基层监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全面解决。   其次,对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支持的政策和措施力度不够大。多年来,工作的着眼点主要在农产品数量上,相关政策、考核、评价、支持措施等方面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研究和投入相对不足。客观地讲,虽然制度在不断完善,但对照新形势新要求,还有很多短板需要补齐。特别是目前农产品质量方面大的支持和奖补政策不多。   此外,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责任落实难度大。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数量庞大,农业生产经营标准化、规模化水平总体不高,加快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制约因素在短期内还难以改变,优质优价的良性市场环境还没有充分形成,生产经营主体创新能力总体不强,效益体现不充分,部分生产者质量安全意识偏低,农兽药残留超标、非法添加等问题比较突出。这种以小农户为主要经营模式的生产方式,给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和监管带来了很大困难。   同时,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消费认知和假冒伪劣产品识别等还不足。广大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宣传推广和普及的力度不够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消费知识、假冒伪劣产品等缺乏识别,对一些虚假信息信以为真,个别地方出现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信息扩散迅速并被不断放大,影响农业正常生产和经营。   对此,张莉建议,首先,应从国家层面出台政策支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时过5年,对照新形势新要求,针对全国普遍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还有很多短板待补齐。建议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国家重新出台支持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系统性政策文件,对于一些直接影响质量的关键领域,如质量追溯、准出准入等,从政策引导到保障机制,多下力气、力求突破。   同时,应尽快修订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并与食品安全法有效衔接,实现“两法”并行、各有侧重。重点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主体责任、地方政府属地管理责任延伸,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边界要明确,违法违规处罚力度等方面修改和完善。   加大对消费者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普及和宣传推广力度。农产品生产经营者、政府部门和广大消费者是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表现在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消费信心不足,对优质安全农产品缺乏识别等。当前,应加强对消费者科普宣传推广。建议充分发挥国家主流媒体主渠道的作用,在国家主流媒体建立专栏,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宣传推广安全优质高效农产品生产的好经验,对大众关注的一些虚假信息及时澄清等。同时善用微博、微信、互联网等新媒体,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科普解读。   最后,统筹国家每年对各省(市、自治区)政府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考核。建议全国就农产品质量安全考核由农业农村部牵头对各省(市、自治区)政府实行一次考核,考核结果统一纳入到食品安全、质量安全、“双打”等绩效考评中。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兽药饲料监察所副所长张莉: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