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中国产业链企业跟随苹果远赴印度设厂,当心成为下一个欧菲光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8  来源:维科网 |  浏览次数:908
核心提示:随着<span class='hrefStyle'><a href='https://ee.ofweek.com/tag-%E8%8B%B9%E6%9E%9C.HTM' target='_blank' title='苹果'>苹果</a></span>积极推进印度制造,近期消息指已有14家中国产业链企业获得印度的许可,在当地建设工厂,显示出苹果不仅自己要奔赴印度,它还利用自己的影响
随着苹果积极推进印度制造,近期消息指已有14家中国产业链企业获得印度的许可,在当地建设工厂,显示出苹果不仅自己要奔赴印度,它还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促使更多中国产业链企业跟随,然而如此做的结果可能导致这些产业链企业如欧菲光那样迅速陷入困境。

中国产业链企业跟随苹果远赴印度设厂,当心成为下一个欧菲光

苹果推动印度制造主要还是为了它自身的利益,如今的苹果自身也面临困境,2022年Q4的iPhone销售额下滑了8%,高度重视利润的它有意进一步降低iPhone的生产成本,为此人工成本较低的印度就成为它看中的市场。

此外印度也是全球人口大国,据悉它的人口已达到14亿,即将超过中国成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巨量的人口就意味着巨大的市场,苹果希望将印度发展成为它的重要收入来源市场,甚至希望印度市场能成为下一个如中国那么庞大的市场,为它带来新的增长机会。

正是基于这些考虑,苹果一直都努力推动富士康、纬创、和硕等代工厂赴印设厂,经过数年的努力,据悉富士康的印度工厂已拥有数万名员工,2022年底富士康宣布将用两年时间推动印度工厂的员工数量增加至7万人,可见苹果对代工厂具有很强的影响力。

不过苹果并不满足,它不仅希望iPhone的组装在印度完成,还试图在印度发展起产业链,然而此前的成绩说明印度发展产业链并不容易,由此苹果推动了17家中国产业链企业赴印设厂,不过最终只有14家企业获得了印度的许可。

中国产业链企业跟随苹果远赴印度设厂,当心成为下一个欧菲光

然而苹果自己并非慈善家,它对产业链的压榨众所周知,自从苹果现任CEO库克上任以来,苹果一直都在增加供应商数量,每种元件都引入两到三家供应商,借此迫使供应商降低价格,甚至还曾直接要求供应商降价。

这从中国几家知名供应商如立讯精密、蓝思科技等的业绩可以看出来,这几家果链企业在苹果的支持下确实取得了营收的快速增长,然而到了后半期它们的营收在增长而利润却在下滑,原因就是苹果不断压低价格,还迫使这些果链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导致它们获利低微。

尤为严重的是苹果总是在不断淘汰供应链企业,此前的欧菲光就是例子,欧菲光多年来一直都在积极投入研发,然而苹果却突然将欧菲光踢出供应链,导致欧菲光差点倒闭;美国一家蓝宝石玻璃制造商GTAT更是在苹果的诱惑下大举扩张,然而苹果后来一脚踢开导致GTAT倒闭,这都是果链企业的前车之鉴。

中国的这14家供应链企业跟随苹果远赴印度,然而印度市场环境相当复杂,还存在着赚了钱却难以离开的现象,包括诺基亚、小米等众多企业在印度都有此遭遇,这些中国供应链企业奔赴印度设厂也将面临这些问题,而且非常有可能的是苹果很快就会扶持印度本地的供应链企业,如此这些企业或许也将步欧菲光后尘。

中国产业链企业跟随苹果远赴印度设厂,当心成为下一个欧菲光

可以说苹果一直都在重复着类似的故事,不断利用供应链企业,却又不断的抛弃供应链企业,中国的供应链企业最可靠的合作伙伴恐怕还是国内企业,只有大家抱团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过于依赖苹果最终都很难有好结果。

       微软雅黑;font-size:14px;">原文标题 : 中国产业链企业跟随苹果远赴印度设厂,当心成为下一个欧菲光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中国产业链企业跟随苹果远赴印度设厂,当心成为下一个欧菲光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