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科技创新为德阳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23  来源:中国德阳  浏览次数:836
核心提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德阳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在培育创新主体、攻克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以及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等方面不断发力,持续探路创新驱动发展“深水区”,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将创新成果转化成看得见的“生产力”近日,在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的总装平台上,为岳阳项目制造的100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正在进行总装。“岳阳项目是我们推向市场的4代首批次百万通流技术的机组,是目前我们总装台位上国产化率最高的百万(千瓦)机组,作为东汽人我感觉特别骄傲、特别自豪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德阳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

在培育创新主体、攻克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以及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等方面不断发力,持续探路创新驱动发展“深水区”,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将创新成果转化成看得见的“生产力”

近日,在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的总装平台上,为岳阳项目制造的100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正在进行总装。

“岳阳项目是我们推向市场的4代首批次百万通流技术的机组,是目前我们总装台位上国产化率最高的百万(千瓦)机组,作为东汽人我感觉特别骄傲、特别自豪。”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重型一分厂副厂长史军介绍道,相较于普通机组,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内部蒸汽的温度、压强更高,是一种效率高、煤耗低、排放少的新型发电设备。

据悉,岳阳项目采用了国内首支国产化fb2高压转子。高压转子是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的关键转动部件,然而该类高温转子一直以来依赖进口,成为我国大力发展低碳清洁能源装备的技术瓶颈。“运用尖端先进材料制造的国产化fb2高中压转子,可以确保机组热效率更高、能耗更低。”史军说道。

科技要素在企业发展中的分量越来越重,为企业走转型发展之路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与此同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释放创新驱动效能,也是企业自身谋求创新的基点。

坚定走好创新发展“华山一条路”

近年来,在德阳着力实施重大攻关项目,推动一批科技成果陆续实现“国产化”替代的背景下,东汽联合国内重机厂开展国产化研制攻关,历时10多年研发,完成国产化fb2高中压转子从“0”到“1”的突破,特别是晶粒度、冲击韧性、短时高温持久等指标优于进口产品,整体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创新主体铆足干劲、创新政策落实落细、创新环境不断优化,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更加澎湃强劲。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材料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定骏介绍道,“这些年,德阳创新政策落地生根和制度供给的不断优化,给了我们创新的动力,解决了企业在创新过程中的不少‘拦路虎’。接下来,我们将依托清洁透平动力装备全国重点实验室和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创新平台,坚定不移走好科技创新‘华山一条路’,聚力打造‘国之重器’。”

2022年,德阳市科技“揭榜挂帅”在全省率先试点,针对企业等提出的实际技术研发需求和成果转化落地需求,政府将提供对接平台并予以立项认可及经费资助。先后揭榜并立项9项,揭榜金额3370万元;立项市级科技计划项目160个,立项金额1118万元。同时,出台《德阳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德阳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等,让政策创新与科技创新同频共振。

市科技局副局长王跃林介绍道,下一步,将立足德阳“3+1”主导产业,深化产学研合作和区域协同创新,着力打造德阳科创品牌;聚焦清洁能源装备等重点领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集中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和共性技术;实施“创新主体倍增计划”,从创新主体培育、高能级平台打造、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全力助推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让更多“国之重器”烙下“德阳基因”“四川基因”。(记者 刘倩 文潇 实习生 刘新月)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科技创新为德阳发展注入澎湃动能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