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中国食品 » 正文

降低合规成本 扩大农产品免税范围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3-10  来源:中国食品安全报  浏览次数:144
核心提示:
  王填代表除了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以外,今年两会还带来了扩大免税农产品的范围的建议。   近年来,为鼓励发展种植和养殖产业,国家陆续颁布了多项农副产品流通环节的增值税税收优惠政策,对于蔬菜以及部分鲜活肉蛋产品流通环节免征增值税。但作为家庭每日必需的鲜活水产品和水果,目前仍然作为初级农产品,在流通环节征收10%的增值税。   针对扩大免税农产品范围的问题,王填代表建议参考所得税减免优惠政策,扩大农产品的免税范围,考虑将免税农产品扩大到家庭每日所必需的鲜活水产品和水果,进一步鼓励农民养殖更多的水产品和栽种果树,既为广大农民增收,也可为国家保护生态环境,同时降低该类农产品流通企业的税负。   打通产业链痛点 大力推进消费扶贫   今年两会,脱贫攻坚是大家关注度比较高的点。2018年12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指导意见》,对消费扶贫做出了总体要求和指导意见,在全社会形成了消费扶贫的共识,推动了消费扶贫的发展。   王填代表认为,要全面、有力地推动消费扶贫,还需要在生产端、流通端和消费端出台配套政策和措施,切实有效地推动消费扶贫工作。因为,消费扶贫是一个系统问题,牵涉到生产、流通、销售、消费、监管等多个环节,需要从整个供应链的角度来推进各个环节的工作。   为此,王填代表给出了三大建议:一是出台扶贫产品“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政策,帮助扶贫农产品建立生态产品优势。建议出台专项扶贫政策,由各省(市、自治区)商务厅牵头组织,会同农委、质检等相关机构,组成贫困地区绿色农产品认证专项机构,降低贫困村的“三品一标”认证门槛,提升贫困村农产品的竞争力;二是建立统一的产品质量溯源体系建设和绿色农产品推介平台,形成统一的扶贫农产品品牌管理体系。建议各行政区域构建统一的农产品品牌管理体系,商务、农委、食药监等部门共同完成农产品质量追溯。同时,建立贫困地区绿色农产品推介平台,将扶贫农产品统一标识,形成扶贫农产品大品牌;三是建立扶贫农产品生产、销售、购买的补贴、税费减免等政策,促进企业、社会力量和个人积极进入扶贫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和消费队伍,形成良好的产业循环。   值得一提的是,王填代表多年来一直关注全国性公共议题,建言献策专业度强、数量多、质量高。他是《电子商务法》立法建议案的最早提交代表之一,从立法规划、调研到审议,几乎全程参与。   2019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正式施行。王填代表感叹:“经过6年长跑,线上线下平等对待终于实现。”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降低合规成本 扩大农产品免税范围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