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全国政协委员李和跃:建立省级耕地保护补偿制度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3-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浏览次数:1000

全国政协委员李和跃近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谈及耕地保护话题时说,目前中国实有耕地数量逼近耕地保护红线,必须加大耕地保护力度。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底线,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18亿亩耕地红线是中国保障粮食安全的战略底线。

作为水利部松辽委副总工程师、国家特邀自然资源监察专员,李和跃近几年非常关注耕地保护问题,常在中国各地走访调研。他指出,2009年和2019年两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显示,只有少数几个省份耕地数量实现了增加,其他省份都在减少。

为保护耕地资源,中国早在1998年修订的《土地管理法》就确立了以“占补平衡”为核心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然而,随着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建设深入推进,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占优补优的难度日趋加大。

“在本省区市不能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地区,国家允许新增耕地跨省调剂,但是由于耕地跨省交易单价较高,一次性支付资金巨大,制约了跨省耕地交易量,所以实际近些年跨省耕地交易量并不大。”李和跃说。

李和跃表示,中国从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过程中,大规模的城镇化、基础设施和工业化建设还将继续进行,许多省区市已经不可能在本行政区内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如果跨省购买耕地,一次性支付资金又数额巨大,许多省区市无法承受。

面对两难局面,李和跃建议国家建立省级耕地保护补偿制度,对超额完成保护目标的地区给予奖励,对没有完成保护目标的地区给予处罚。

李和跃认为,由于耕地减少每年要付出补偿金,会起到减少占用耕地的作用;耕地增加每年能获得补偿金,加上正常种植粮食作物的收益,则可用于开垦耕地的投入,如此可提高各地开垦耕地的积极性。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全国政协委员李和跃:建立省级耕地保护补偿制度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