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次春天的约会。
京华正三月,十里繁花开。一部话剧,穿透岁月,打破时空,连起千里之外的马钢,一同奋进“春天里”。
这是一场艺术的盛宴。
解码创业和创新、演绎奋斗与担当,“熔炼”艺术与科技、赓续血脉和精神,成就一台精彩纷呈的完美演出,奉上一场刚柔并济的文化大餐。
作为文化和旅游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新时代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的参演剧目,3月22日晚,由安徽省委宣传部、中国戏剧家协会、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安徽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出品,马鞍山市委宣传部、马钢集团、安徽演艺集团制作,安徽省话剧院、马鞍山市艺术剧院联袂表演的话剧《炉火照天地》登台北京二七剧场,取得圆满成功。
一场恢弘壮丽的艺术盛宴
当晚7时30分,北京二七剧场坐满了首都各界观众。
灯光渐暗,音乐响起,舞台上的帷幕徐徐拉开,恢弘的马钢9号高炉布景随即映入观众的眼帘,话剧《炉火照天地》正式开演。
钢筋铁骨的造型、沧桑雄宏的气势……一下把观众带入那火红的炼钢场景,拾起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马钢员工整齐列队,取自9号高炉的火种,在大家的手中连续接力、传送,象征着自力更生、创新创业的精神生生不息……
话剧《炉火照天地》是向中国钢铁的历史、中国钢铁人致敬的燃情之作。该剧从新时代新征程马钢人秉承“大国工匠”精神,让世界铁路穿上“中国跑鞋”的故事提炼主题,讲述马钢集团在突破瓶颈实现特种钢和高速车轮国产化的艰难历程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故事。
剧中主人公陈钢从远走高飞到坚定回归,投身科技攻关一线,几经挫折,不断摔打,经过不懈努力,推出了引领世界行业标准的“中国智造”,展现了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大熔炉里,中国工匠的钢铁意志、使命担当和赤子之心。
话剧《炉火照天地》虽然写的是钢铁工业,但又不局限在这个行业,而是注重行业与人生的戏剧化关系,通过“跨时空的人物交流方式”展现三代钢铁人相互间的种种冲突和纠葛,同时综合运用写意与写实等多种元素,给观众带来视听震撼、心灵触动,全剧有着诗化的艺术品格和充满哲理的戏剧张力。
两个多小时的演出,热力四射、高潮迭起,台上台下如临其境、融为一体,大家一起“走进”科技攻关、钢铁报国的第一线,一起感受六十多年来马钢人矢志不渝的奋斗精神和奋进步伐。
此时此刻,共情是唯一的纽带,掌声是最好的回应。
一次“冶炼”心灵的精神洗礼
只有把自己的脊梁锤炼成“特种钢”,才能炼出最好的特种钢!
我们的目标不只是完成订单,更是要打造世界一流品牌!
科技强国,质量强国,不能靠别人,只能靠自己!
……
炉火辉映,舞台上,演员话语铿锵、荡气回肠;情景交融,舞台下,观众沉浸其中、激情澎湃。
宏大鲜明的时代主题、鼓舞人心的跌宕剧情、充满张力的精彩表演、精心布置的舞台效果……全场观众全程聚焦,时而被演员共情,眼眶湿润;时而被节奏带动,心潮起伏;时而被精彩感染,掌声雷动。
灯光渐暗,音乐渐止,心潮难平。
演出当晚,观众欧永玲几次潸然泪下。“一部震撼人心的作品,无论是舞台布置还是演员演技,都非常赞!看完之后,灵魂受到洗涤,思想受到鼓舞。”欧永玲评价道。
北京市民沙际品则带上母亲和儿子,一起来观看演出。看到感人、动情之处,她和家人不停地鼓掌。
“我是中钢集团员工,看完兄弟企业的故事,感同身受,很受触动。”沙际品说,剧中那句“炼钢就是炼人”的台词,给她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炉火照天地,老中青三代人,我们被深深震撼与感染。好剧,正能量。”当晚,看完演出,沙际品忍不住发出这样一条微信朋友圈。
作为年轻一代的马钢人,在观看完演出后,王培培有着更深的感触。
“这部话剧讲述了马钢人在新时代突破‘卡脖子’难题,打造‘国之重器’,加快高速车轮国产化的攻坚故事,彰显了新时代马钢人勇攀高峰、锐意进取的精神品格。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备受鼓舞。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以主人翁的意识和奋斗者的姿态,永当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王培培表示。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海燕来自山东济南。观看了这部话剧,她特别感动,也深受激励和启示,“剧中马钢人面对困难勇于挑战的精神,对我也是特别大的触动和支持。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将讲好劳模故事,我相信这部剧也将激励更多的一线产业工人在伟大的新时代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部倾力打造的燃情之作
一部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的使命之作;
一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实践之作;
一部省市院企深度融合倾力打造的奋进之作;
一部讴歌新时代钢铁人自主创新的史诗之作。
话剧《炉火照天地》由省市院企携手打造,为我省首部工业题材话剧。
该剧以马钢突破瓶颈实现特种钢和高速车轮国产化为主线,讲述了中国钢铁工业在新时代迎来新的腾飞的故事,展现了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爱国奉献的民族精神,体现了回应时代呼唤的价值追求,先后入选“2022年度安徽省首批重点文艺项目”“安徽省新时代现实题材创作工程”。
“我们希望通过这部工业题材的话剧展现我们中国人攻坚克难的新时代精神和大国工匠的使命担当,展现马鞍山的温度、情怀以及新时代城市风貌。”本剧导演李伯男表示,这次来北京,他们是既兴奋又坦然,“我们一路精雕细刻,不断打磨,精益求精,就是想通过马钢人的故事,把中华民族的精神,把坚韧不拔、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勇于超越自我,挑战自我的大国工匠精神传递给首都的观众。艺术源于生活,所以这部剧里的细节、情感和打动人心的地方,都是我们从钢铁人的生活中打捞出来的,进行艺术再创作,把他们的人生、命运以及马钢人的精神真实而艺术化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作为马鞍山人,我能够把马钢人的故事带到首都北京,是非常荣幸的。每次演出,对我们演员来说,也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本剧主角陈钢的扮演者、马鞍山市艺术剧院黄梅戏剧团副团长查子竹表示。
今年2月23日,该剧在安徽大剧院成功首演,反响热烈。
这是一部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好剧,是近年来工业题材作品的一次重大突破。不少文艺评论家表示,该剧不仅书写了一段属于中国钢铁的时代记忆,而且塑造了一群可敬可爱的中国工人群像,其提炼的时代精神更有着振奋人心的力量,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作出了可贵的艺术探索。中国剧协秘书长、一级巡视员崔伟认为,《炉火照天地》充分展现了新时代的昂扬奋进精神,鼓舞士气,振奋人心,“让我们更能真切体会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拼搏奋斗。”
文/记者 刘明培 通讯员 李敬录
图/记者 储灿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