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优化营商环境,中国税务机关再推25项便民举措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22  来源:中国新闻网  浏览次数:781

今年,中国国家税务总局连续第10年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首批推出17条便民服务举措后,21日又接续推出了第二批25条便民服务措施,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

21日在北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据国家税务总局新闻发言人黄运介绍,部分措施已落地见效。其中包括,13项涉税费资料纳入容缺办理范围,34项税费资料报送进一步精简;在尊重企业意愿的前提下,发挥税收大数据作用,为产业链供应链不畅的企业牵线搭桥,助力供需双方对接,1月份已经帮助426户企业自主实现有效购销9.8亿元人民币。

黄运表示,第二批25条便民服务措施涉及面更广、内容更丰富:在高效落实政策上着力,助企纾难解困;在推进智能办税上着力,助企减负增效;在优化执法方式上着力,助企公平竞争。

优化营商环境是培育和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的关键之举。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复制推广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改革举措的通知》,决定在全国复制推广50项创新试点举措。国家税务总局纳税服务司司长沈新国介绍说,其中涉税举措有12项。这些措施主要亮点有:持续压缩纳税时间,推行“多税合一”综合申报,北京、上海、重庆将增值税、消费税、车辆购置税等纳入综合申报范围;优化执法监管机制,按照“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原则,让守信纳税人享受更多便利,对信用等级低的纳税人进行重点监管、从严监管;推进数据共享共用,让数据“多跑路”,让纳税人“少跑腿”。

发布会上,黄运还介绍说,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新媒体等进行虚假引导甚至实施网络涉税诈骗,将“黑手”伸向纳税人。有的直接诈骗纳税人钱款牟取不法利益;有的非法骗取纳税人信息特别是个人隐私、商业秘密等,用于“灰色交易”;有的蓄意制造恐慌向纳税人招揽扩大业务。国家税务总局积极会同相关部门,对涉税中介虚假宣传信息、开展恶意税收筹划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整治,并公开曝光了一批性质恶劣的典型案件。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优化营商环境,中国税务机关再推25项便民举措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