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云南铝业对中国铝产量的又一次冲击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24  来源:长江有色金属网  浏览次数:503

中国云南省已下令其铝冶炼厂进行新一轮减产,以稳定电力供应。

该省的水电电网一直在与长期干旱和低水库水位作斗争。

云南及周边省份急需能源的铝生产商已经开始减产,其中一些企业从去年9月开始减产,拖累了中国的国产量。

根据行业咨询公司Mysteel的数据,Z新的减产将影响约74万吨的年产能,而目前已经停产的产能为100万吨。

铝市场对这一消息泰然处之。伦敦金属交 易所(LME)三个月期金属价格目前已升至每吨2,465.00美元,但距离1月高点2,679.50美元仍有距离。

眼下,由于伦敦市场和中国市场都有明显的库存积累,市场可以对云南的问题持宽松态度。

但由于预计中国需求将在节后、疫情后出现强劲反弹,这种情况可能很快就会改变。

更多电力问题

近年来,随着中国铝企纷纷从以煤炭为主的省份搬迁,以降低碳足迹,云南已成为主要的铝生产中心。

铝产能已增长至约525万吨,成为仅次于山东、内蒙古和新疆的第四大省份。

理论上,云南生产的金属数量相当于北美和拉丁美洲的总和,但前提是有足够的电力供应冶炼厂的电解生产线

花旗(Citi)分析师表示,在Z新的限产令实施后,该省的生产能力将降至330万吨以下。

该银行表示,再加上邻近的贵州和四川的滚动限电,这些省份也主要是水力发电,累影响将是中国的年化开工率自2022年3月以来首 次降至4000万吨以下。(《金属问题》,2023年2月21日)

根据国际铝业协会(IAI)的数据,作为全 球Z大的铝生产国,中国的年产量在去年8月达到4146万吨的峰值。

1月份的年化产量估计为4050万吨,比过去五个月减少了近100万吨。

中国的月度产量数据一直不稳定,反映出产能缩减、受到前几轮限电打击的冶炼厂重启,以及新产能投产等因素的相互作用。

然而,云南-贵州-四川生产中心的滚动电力短缺显然拖累了全国产量,随着更多产能被订购下线,这种影响可能会加大。

股市暂时起到缓冲作用

伦敦市场和上海期 货交 易所(ShFE)对云南Z近干旱的价格反应平平。

这两个交 易所的注册库存迅速上升,缓解了供应链对中国生产势头丧失的影响。

到目前为止,LME仓库本月已经登记了237,325吨的流入,使整体库存总量达到581,300吨,比年初增加了134,050吨或30%。

欧洲工业部门继续萎缩,尽管服务业正在复苏,而铝供应链上的去库存周期加剧了Z终用途市场的疲软。

与此同时,中国正逐渐摆脱农历新年假期期间下游活动的季节性平静,上海期 货交 易所的库存已从12月底的95881吨激增至291416吨。

这仍低于去年3月初348,315吨的季节性峰值,如果中国需求如预期般复苏,可能很快消失。

事实上,花旗(Citi)认为,在未来三个月的基本金属中,铝是中国经济复苏的Z佳交易品种。该银行的短期价格预测为每吨2700美元,有上涨潜力至3000美元。

高盛(GoldmanSachs)也站在看涨阵营,该公司预测,由于中国需求复苏与国内生产限制相冲突,今年的平均价格为每吨3125美元。(《铝:重新开放赤字》,2023年1月15日)。

绿色的困境

一切都取决于云南及其周边地区的限电会持续多久。

花旗表示,雨季将从5月开始,太平洋地区从厄尔尼诺现象向厄尔尼诺现象的转变,可能意味着中国西南地区将面临更多干旱问题。

这可能会推迟冶炼厂的重启,甚至导致进一步减产。

云南的铝冶炼厂与硅等其他耗电行业竞争,生产商也将产能转移到“绿色”的南方。

所有工业部门都必须与云南在中国东西向输变电工程中的义务竞争,这意味着向其他地区的出口有时优先于内部需求。

太多的绿色产业在追逐太少的绿色电力,使地区电网的动态紧张。

答案是更多的太阳能形式的绿色能源,而不是水电。花旗(Citi)表示,未来几年,云南的新增电力装机容量将以太阳能发电为主。

该行表示:“我们预计,云南的电力供应将在未来2-3年内逐渐稳定下来,原因不是气候,而是更多可再 生能源的帮助。”

在此之前,这种对未来脱碳至关重要的金属越来越容易受到与全 球变暖相关的天气模式变化的影响。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云南铝业对中国铝产量的又一次冲击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