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中国食品 » 正文

“外地地瓜冒充澄迈桥头地瓜” 种植户:多次反映仍猖獗,收购价被压低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3-18  来源:南国都市报  浏览次数:853
核心提示:
      近日,澄迈桥头地瓜开始上市,可是澄迈桥头沙土村的种植户陈先生却高兴不起来,他称不少收购点私下收购其他市县的地瓜产品,在桥头镇统一装箱打包,真假掺半冒充桥头地瓜。他担心,本地桥头地瓜因此被压低收购价,品牌被砸。   种植户:掺假情况一直存在   “外地地瓜冒充桥头地瓜的情况一直存在,今年掺假量太大,冲击了本地市场。”报料人陈先生说,他种植桥头地瓜已有十年,近几年来,精品桥头地瓜的田头收购价约四五元,今年却只有两三元,亩产值几乎缩水一半。陈先生告诉记者,收购价“跳水”,主因是今年外地地瓜大量运来掺假,导致桥头地瓜收购价压低。   14日,记者到澄迈桥头沙土村走访,不少种植户告诉记者,外地地瓜冒充桥头地瓜品牌,是桥头镇“公开的秘密”,一名种植户称,桥头地瓜品牌管理没跟上,收购点货源乱、商标包装使用乱,他们曾多次向主管部门反映,但掺假现象依然猖獗。   记者走访:品牌包装各式各样   据了解,2018年,“澄迈桥头地瓜”获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是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商标专用权属于“澄迈县桥头地瓜产销协会”,“澄迈桥头地瓜”区域品牌公用化,澄迈县桥头镇瓜农共享这一地理标志资源。   为保证产品质量和品牌效益,长期以来,政府主导合作社、种植户统一使用印有澄迈桥头地瓜商标、国家地理标志的包装箱。桥头镇地瓜均要求统一品种、统一管理、统一品牌。然而,记者走访桥头镇各个收购点,却发现有的收购点仅用塑料筐打包,有的用纸箱打包,包装不尽相同。   “哪个包装成本低,我们就用哪个。”一家收购点负责人说。陈先生告诉记者,通过协会购买官方认定的纸箱,价格比较贵,为了减少成本,不少种植户、收购点自己印包装箱打包。   协会:将清理市面其他包装   “外地地瓜冒充桥头地瓜销售的情况的确存在。澄迈桥头地瓜的专用权是属于协会,但我们是民间组织,没有力量打假。”澄迈县桥头地瓜产销协会会长王文克说,面对侵权行为,他也很无奈。据介绍,不仅有收购商暗地里掺进外地地瓜销售,网上打着“桥头地瓜”旗号的商家也不少。   针对记者走访了解的情况,王文克坦言,市售产品在包装的管理上比较乱。“桥头地瓜去年才把地标申请下来,而印有地标的新包装上市也仅一周时间。”王文克说,协会缺乏资金和人手,在包装的监管上难以一步到位。“下一步,我们会清理市面上的其他包装。”但要完全监管到位,还需要时间和过程。   此外,针对记者反映的情况,澄迈县农业局局长欧阳斌表示,农业部门也接到了瓜农的举报,目前农业部门已组织人员到实地了解情况,一旦发现掌握掺假证据,将严厉打击。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外地地瓜冒充澄迈桥头地瓜” 种植户:多次反映仍猖獗,收购价被压低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