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际新闻 » 正文

媒体三问"曹园"事件:内部让人震惊 谁是幕后保护伞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3-29  作者:zhangdi  浏览次数:49
核心提示:
(原标题:法制日报三问牡丹江“曹园”事件调查结论)

“法制日报”公号3月27日消息,日前,记者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专项调查组获悉,牡丹江“曹园”违建问题初步查明,涉事企业黑龙江曹园文化投资有限公司存在违法采伐、违法占地、违法建设等行为。牡丹江市责成涉事企业即日起开始自行拆除违建。

纵观整个调查结论,应该说“曹园”的主要问题已基本清楚了,有事实、有数据的支撑,调查组处理问题的态度是认真负责的。但又不得不说,本次调查结果对民众普遍关心的一些关键性问题依然表述不清,半遮半掩的意味不明。好在这只是初步调查,我们希望最终的调查结论能把这些问题都说清楚。

首先,“曹园”到底是一个什么项目?媒体介入报道后,“曹园”内外部的照片、视频大量流出,让人看了十分震惊。有人说这是一家私人会所,也有人说这是豪强地主的私家庄园。总之,没人认为这是一个公益项目。那么“曹园”到底是什么性质的项目呢?

调查结论说,这是一个经过2006年和2009年两次批准的项目,第一次是森林综合保护及观赏项目,第二次是黑龙江曹园博物馆。两次项目名称不同,但都类似于旅游开发,属民生公益类项目。根据国务院《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二级以下保护林地可以用于符合相关旅游规划的生态旅游开发项目。牡丹江军马场施业区是三级保护林地,可以开发利用。但是最终建成的“曹园”是旅游开发项目吗?如果是旅游项目,为何十多年都不对外开放?如果不是旅游项目,超出审批范围建设了十多年又为何无人阻止?

其次,“曹园"主人要不要承担刑事责任?根据调查结论,“涉事企业在未取得合法手续的情况下,违法采伐、违法占地、违法建设,2006年至2018年,共违法采伐林木1416立方米,违法占用林地19.05公顷,违法建筑面积9492平方米”。违法数额如此巨大,“曹园”的主人是否已涉嫌盗伐林木罪、非法占用林地罪呢?

构成以上两个罪名的主要因素都是违法数量较大。根据相关司法解释,“曹园”的违法数额已经远远超出法律规定的“数量较大”的上限,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是否应当由检察机关介入调查,或做出移送司法机关的决定呢?

最后,谁是“曹园”的幕后保护伞?十几年的盗伐林木,十几年的违法占地,说没有幕后保护伞,谁也不信。只有查出幕后保护伞,“曹园”的问题才算真正给了人民一个交待。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督查组表示,“要严肃督查,不论涉及哪个层级、不论涉及什么人,都要一查到底、严肃问责”。

事实上,我们知道每一个重大环境违法犯罪背后都存在腐败、渎职问题,希望相关部门能真正做到严肃查处、一追到底,拔出萝卜带出泥,绝不放过“曹园”事件背后的深层次问题。

从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的严肃查处,到秦岭别墅区的查处整治,我们能够感受到中央对保护生态环境的高度重视,以及对环境违法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在这种情况下,各级地方政府必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处理环境违法案件敢于动真碰硬,敢于深挖严查,而不仅仅是一拆了事。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媒体三问"曹园"事件:内部让人震惊 谁是幕后保护伞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