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际新闻 » 正文

交通部要求各地交通部门帮助外地滞留在鄂人员返乡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3-13  作者:zhangdi  浏览次数:90
核心提示:
(原标题:交通部要求各地交通部门帮助外地滞留在鄂人员逐步返乡)

新京报快讯 今日(3月13日),交通运输部发布通知,要求精准有序恢复运输服务,扎实推动复工复产,确保不因运输环节影响企业复工复产,高风险地区城市公共汽电车每平方米不得超过4人,城市轨道交通满载率要控制在50%以内,同时,各地交通部门要帮助外地滞留在鄂人员逐步返乡。

“点对点、一站式”帮助外地滞留在鄂人员逐步有序返回

3月13日,交通运输部官网发布《交通运输部关于精准有序恢复运输服务扎实推动复工复产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加强运输服务需求动态研判,指导运输企业制定专门工作方案,提前做好运力准备工作,扎实做好农民工运输、生产物资和原材料运输、农业生产资料运输,确保不因运输环节影响企业复工复产。

《通知》要求,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在当地疫情防控机制领导下,分区分级精准恢复道路客运和城市公共交通服务。其中,低风险地区,要全面恢复城乡道路运输服务。中风险地区,要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前提下,尽快恢复城乡道路运输服务。高风险地区,要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医护人员、公共事业运行一线人员等重点群体的必要出行,稳妥有序恢复交通运输服务。随着返城人员增多,中、高风险地区,要结合疫情防控形势变化情况,有序保障高铁站、机场、公路客运站等枢纽接驳运输服务。

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按照中央统一部署,继续实施严格的离汉离鄂通道管控和进京管理。对于武汉市以外的湖北其他地区,在做好健康管理、落实防控措施的前提下,采取“点对点、一站式”运输方式,集中精准、安全可控地做好运输保障,帮助外地滞留在鄂人员逐步有序返回。

高风险地区城市轨道交通满载率要控制在50%以内

为了防止公共交通工具内人员过于密集而带来的疫情传播风险,《通知》明确提出要科学合理控制客座率、分区分级控制客座率。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督促指导运输企业按照《客运场站和交通运输工具新冠肺炎疫情分区分级防控指南》相关要求,科学合理控制客座率。

出入中、高风险地区(不含途经)的省际、市际客运班车、包车,继续将客座率控制在50%以内。高风险地区城市公共汽电车每平方米不得超过4人,中风险地区每平方米不得超过6人。高风险地区城市轨道交通满载率要控制在50%以内,中风险地区要控制在70%以内。低风险地区之间的“点对点”运输任务,可逐步有序放开客座率限制要求。

此外,《通知》还要求加强入境人员交通运输防控,加强部门协同联动和信息共享,建立应急疏运保障车队,分类做好境外返回人员疏运保障工作,进一步细化疫情防控措施,坚决遏制入境人员境内转运过程中通过交通运输工具引发交叉感染风险,严防疫情境外输入。

引导出租汽车企业阶段性减免“份子钱”

对于物流运输方面,《通知》称,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切实把物流园区复工复产提高到更高优先级。其中,低风险地区物流园区要全面复工复产,鼓励引导尚未返城的农民工在就近物流园区择业。中、高风险地区内,对于影响全国范围内物资集散和不同运输方式转运的主要物流枢纽和重点物流园区,要在加强园区从业人员防护、采取通风消毒等防疫措施的基础上,逐步有序恢复生产,确保不因枢纽节点衔接不畅影响物流运输总体效率。另外,在机动车维修、驾培培训行业其他交通运输行业领域,也将逐步恢复正常运行。

为了维护行业稳定,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将各项财政税收金融支持政策落到实处,帮助运输企业渡过难关。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深入了解运输服务企业困难,切实做好小微企业、货运司机、出租汽车司机等重点群体帮扶工作。引导出租汽车企业、行业协会和驾驶员、工会加强沟通协商,阶段性减免出租车“份子钱”,维护行业稳定。同时,加强对货运物流行业监测分析,引导物流企业、货车司机有序复工复产,合理引导运输价格预期,促进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延伸阅读
  • 中国新增确诊降至个位数 何时才能宣布"疫情结束"
  • 河南省公安厅副厅长:回国者一人瞒报造成一城之不安
  • 新冠病毒可能是美军带到武汉?外交部表态
 
关键词: 交通运输 物流 复产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交通部要求各地交通部门帮助外地滞留在鄂人员返乡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