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政策法规 » 正文

保障百姓餐桌安全 广州海关今年查获走私冻品1816吨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4-01  来源:央广网  浏览次数:381
核心提示:
      广州海关4月1日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该关今年以来按照海关总署“国门利剑2019”联合专项行动部署,开展“奋进04”专项行动打击冻品走私取得的战果。   广州海关缉私局副局长谭均泉在发布会上介绍,2019年以来,该关共出动缉私警力749人次、缉私艇78艇次,立案走私冻品案12宗,抓获犯罪嫌疑人10名,查获走私冻品1816.83吨,案值人民币4312万元。从查获情况来看,走私冻品主要通过海上闯关走私入境,部分通过陆路绕关走私。   近年来,由于国内外冻品存在一定差价,一些走私分子铤而走险,通过购买使用报废粤港澳小型船舶、套用假船牌、以帆布遮蔽等方式走私。一些走私分子则改装流动渔船,将油舱改为货舱,甚至在渔船上安装小型吊机,关闭船舶识别系统,利用夜幕掩护闯关走私。发布会现场公布了近期查获的3宗典型案件。   案例1:查获报废船舶走私冻品390吨   3月14日夜,在广东省渔政部门的协助下,广州海关番禺缉私分局根据群众线索,派出缉私人员前往珠江口水域进行搜索。当晚20点40分,缉私人员在沙湾水道发现一艘可疑的铁壳船,随即将该船拦截并登船检查。   经对船上4名可疑人员进行控制并在船舱内搜寻,发现大量用白色帆布袋包装的冻品。现场突审查明该批冻品在香港装船,准备运往广州市某处冷库。经清点,涉案走私冻品包括牛排、牛肚、牛肉等牛制品以及鸡翅、鸡脚等鸡制品共计390吨。   据悉,该船为无正规牌照的“三无”船只,原为来往港澳小型船舶,报废后利用原船牌实施非法闯关走私活动。   案例2:查获假船牌走私冻品750吨   2月26日,广州海关大铲缉私分局根据群众举报,利用水上智慧缉私设备辅助查缉、设伏布控,于当晚21时在龙穴南水道附近水域查获悬挂“利维XX”船牌的走私国内货船。   缉私人员登临检查发现,该船套用假船牌,关闭船舶识别系统,企图利用夜幕闯关走私入境。现场抓获涉案人员2名,查扣20英尺集装箱42个、涉嫌走私进口冻品750吨,包括产自巴西、英国、德国等地的鸡脚、猪蹄等。   据嫌疑人交代,幕后走私首脑在香港某码头装运好走私冻品,雇佣国内船员乘快艇到香港将船驶入内地,部分涉案船员有犯罪前科。为防止船员“通水”,“幕后老板”事先将船员手机没收,货物安全运送到目的地后再发还给船员,反侦查意识极强。   案例3:查获改装船走私冻品75吨
   3月16日,广州海关大铲缉私分局根据群众举报,查获一宗利用流动渔船走私冻品案,查扣涉嫌走私产自德国、匈牙利的猪脚、鸭掌等冻品约75吨,抓获嫌疑人2名。据缉私人员介绍,走私分子为了装载更多冻品,对渔船油舱进行了改装,并企图利用夜幕掩护闯关走私进口。   目前,上述3宗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根据我国有关规定,来自境外的冻品须通过正规途径向海关申报,并符合我国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海关查获的走私冻品大部分在运输过程中未全程保持冷链运输,有的甚至来自疫区,存在极大食品安全隐患。   谭均泉介绍,该关会继续按照“国门利剑2019”联合专项行动要求,依托“大数据”分析手段,加大执法力度,增加对重点水域的巡航,与相关执法部门强化情报共享,开展联合行动,深挖幕后团伙,在珠江口水域形成打击冻品走私的高压态势,切实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市场秩序。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保障百姓餐桌安全 广州海关今年查获走私冻品1816吨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