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信息科技 » 正文

《魔发精灵》成梦工厂动画口碑最差之作?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1-02  来源:澎拜新闻  作者:Erma冯  浏览次数:554
核心提示:
  


  《魔发精灵》剧照


 


  《魔发精灵》罕见地采取了海外市场先于北美本土一周上映的宣发策略,间接反映出梦工厂动画对这部投资高达1.2亿美元的动画电影信心不足。


 


  影评网站metacritic.com上,仅有7家专业媒体评分,并且打出了48分的不及格分数,这也使该片成为梦工厂动画有史以来口碑最差之作。


 


  各大片商佳作频出的2016年,梦工厂动画仅在年头年尾各推出一部作品:同样不受影评人青睐的《功夫熊猫3》,虽然全球5亿多美元的票房成绩足够亮眼,但低于业界前期预计;至于开画不利的《魔发精灵》,定档强敌环伺的11月,票房前景堪忧,能否收回制作成本还是个未知数。


 


  好不容易在2015年扭亏为盈的梦工厂动画,2016年的业绩也因此再次蒙上阴影。


 


  从普通观众的角度来看,《魔发精灵》并非乏善可陈、毫无看点。事实上,梦工厂动画一直以来主打幽默逗趣,并不以剧情深刻见长。《魔发精灵》尽管满是陈词滥调,套路玩到飞起,观众只要不期望过高,倒也还能乐在其中。毕竟熟能生巧,爆米花电影尽管缺乏营养当不了大餐,但制作起来驾轻就熟,应景消遣、随便尝尝倒也未尝不可。


 


  只是以梦工厂动画的江湖地位,如此不思进取,面对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最终只怕是不进则退啊。
 




  《魔发精灵》场景图


 


  技术层面上,整部电影制作上最大的亮点或许在于片方对新材质的成功尝试。继《功夫熊猫2》与《功夫熊猫3》分别使用了剪影与水墨的表现手法后,《魔发精灵》创造性地选择了纤维材质:精灵的身躯、头发、服饰以及作为布景的云朵、花朵、树木等,均使用毛毡、丝绒、蕾丝、植绒等多种纤维,从而使电影具有了分外逼真的触感。


 


  尤其是女主角波比制作和展示剪贴画的情节,画面仿佛是由实物采用定格动画的方式拍摄而成,配合3D技术,观影效果确实值得惊叹。


 


  作为一部音乐动画电影,《魔发精灵》找来“贾老板”Justin Timberlake和音乐电影《完美音调》的主演Anna Kendrick担纲男女主角配音,花费不赀。电影原声大碟中共收录了13首歌,去掉在录音棚重复录制并单独发行的两首,影片中扎扎实实地唱了11首歌,是近年来动画电影中歌曲最多的。


 


  考虑到整部电影的时长只有93分钟,如此密集的音乐安排,不可避免地挤占了剧情的发挥空间。


 


  成功的音乐电影,如果想在剧情上有所建树,一种做法是在影片的非歌唱环节,通过给剧情不断“增砖添瓦”,加大情节密度,制造跌宕起伏的观感,而在歌唱环节,则专注于通过精心创作的词曲,加深对角色内心的呈现和性格的塑造;另一种做法则是直接将剧情入歌,“唱”出整个故事,这也是作为舞台艺术的音乐剧和歌剧的惯用做法。
 




  《魔发精灵》幕后制作


 


  《魔发精灵》中的歌曲,基本也采用上述两种方式,但效果均不太理想。电影中音乐的风格尽管多元,但却显得十分凌乱。原创歌曲如《Can’t Stop The Feeling》抽离出来是不错的商业单曲,但并不具备如《冰雪奇缘》中《Let It Go》一般的主题昭示意义。


 


  片中的翻唱歌曲也显得漫不经心,透出一股对“名曲”趋炎附势的功利感。翻唱《The Sound of Silence》,抖机灵抖得毫不灵巧,给人以格格不入的生硬植入感。


 


  唯一值得称道的是对《True Color》的翻唱,歌曲意境与剧情无缝衔接,融合得恰到好处,倒像是为电影量身定做的曲目,歌者也演绎到位,情思缱绻,成为影片为数不多的一处亮点。


 


  电影的剧情大概可以用“拯救不开心”来概括。影片伊始,简洁明快地交代二元对峙的族群背景:反派族群“博啃族”捕食精灵,因为它们相信吃掉精灵可以获得快乐。这一非常套路化的世界观架构设定,瞬间让人联想到了《蓝精灵》和《愤怒的小鸟》。


 


  片中精灵群像的造型与性格设计,虽打上了梦工厂动画人物惯有的“丑萌”标签,但无法不让人怀疑其偷师《蓝精灵》了。反派“博啃族”的造型设计,还保留着《怪物史莱克》时期的痕迹,不过丑得更世俗化。胖乎乎的格里森王子与洗碗妹布里吉,抛开肤色和獠牙,更像是对现实生活中沙发土豆(Couch Potato)族的漫画式摹写。
 




  《魔发精灵》中的反派


 


  电影前半段的剧情进展称得上流畅迅速,虽然桥段与《愤怒的小鸟》大电影实在是“撞车”严重。不合群的悲观主义者布兰,恰如《愤怒的小鸟》中脾气暴躁的胖红,成为盛世悲歌的预言者与见证者。


 


  精灵族乐极生悲,在嘉年华活动中忘情狂欢,暴露行踪而被劫掠的情节,也和《愤怒的小鸟》中盲目乐观的鸟群在绿猪所策划的派对中丧失警惕而痛失鸟蛋极为相似。


 


  好在之后的剧情走向开始分道扬镳。《愤怒的小鸟》中,“寻找神鹰”的情节尽管不无讽喻意义,但多少是对主线剧情的分岔跑偏。《魔发精灵》倒是在“救回同伴”的剧情线上一路直行,但不断插科打诨,缺乏应有的紧张感,显得整个营救行动漫不经心,失去了牢牢吊住观众胃口应有的悬念和张力。云朵先生这一角色,以及其出现的所有情节桥段,除了贡献了几个造作的笑料,毫无意义。
 




  《魔发精灵》中的拥抱桥段


 


  电影反复让乐观主义的波比与悲观主义的布兰较劲,是这两年动画电影中已经被讲到泛滥的情绪管理主题,但两个角色未能充分碰撞出火花。


 


  波比尽管不似《海底总动员2》中的多莉唠叨讨嫌,但与《头脑特工队》中的Joy相比,还是略显毛躁。布兰的性格则似乎糅合了《愤怒的小鸟》中的胖红与《头脑特工队》中的Sadness,但更庸碌。
 




  《头脑特工队》剧照


 


  电影不能免俗地安排了小段的闪回戏,以追溯童年阴影对角色性格的形塑,但蜻蜓点水,并没往深处挖掘,因而其性格的前后转折多少有些刻意。


 


  不同于《愤怒的小鸟》对族群议题的讨论,电影用莺歌燕舞的方式,简单粗暴地实现了对反派的感召和改造,从而达成对立双方的和解。这种鸡汤拯救世界的逻辑,结合片中无节制地宣扬“爱的抱抱”,成年观众看来不免觉得幼稚可笑,甚至能多少品出点讽刺的意味。
 




  《愤怒的小鸟》剧照


 


  电影后半段用大量情节讲述怪兽版的“灰姑娘”故事,走的是从《怪物史莱克》系列开始的恶搞和戏谑的路数,灰姑娘的水晶鞋被换成了洗碗妹的旱冰鞋,公主妆容换上了“洗剪吹”风格的俗艳打扮,倒是非常接地气。
 




  《魔发精灵》中恶搞灰姑娘的桥段。


 


  整个电影后半段的情节都缺乏新鲜感,唯一“不走寻常路”的是安排正方角色的“跳反”。这一反转设计对于合家欢电影的观众来讲,多少有些出乎意料。可惜电影没有好好把握这一能让其摆脱流俗的机会,大约是怕“带坏小朋友”。


 


  反派的结局也仅仅是在电影结束后出字幕时以彩蛋的形式点到为止。耐着性子从头看到尾的观众,离场的时候除了评价一句“还不错”,大概没有什么比较深的记忆了。


 


  而对于中国观众来说,更大的悲凉或许在于,《魔发精灵》尽管魔法失灵,“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在完成度上也已经让几乎所有的国产动画电影无法望其项背。


 


  想要拯救不开心的国产动画电影观众,大概只能寄望于“黑魔法”了。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魔发精灵》成梦工厂动画口碑最差之作?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