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政策法规 » 正文

青岛人注意!这种螺有毒,千万别吃!暂无特效解药……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4-10  来源:半岛+客户端  浏览次数:562
核心提示:
  清蒸海螺、油爆海螺……咱们青岛人对海螺的爱不用多说。俗话说,“清明螺、壮如鹅”,眼下正是螺蛳最壮的时候但螺有很多种,最近上市的这种织纹螺,长得跟螺蛳很像!但却是有毒的!一颗就能致命!  织纹螺汛期已经到来!   每年4~9月是织纹螺旺汛期,同时也是织纹螺毒性最强的时候,织纹螺体内含有麻痹性神经毒素,食用后可引起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状。  织纹螺俗称海丝螺、海狮螺、麦螺或白螺,有些地方还称作割香螺、小黄螺、甲锥螺,一般生活在近海礁石附近和泥沙底。其外形特征表现为尾部尖细,长度为1—2厘米,宽度为0.5—1厘米。另外,其壳面常具有1到3条紫褐色或红黄色螺带,表面图案看起来就像织布,螺口处呈白色。   织纹螺味道鲜美,是沿海群众喜爱的“下酒菜”。   但有些织纹螺种类体内含有麻痹性神经毒素,煮沸、盐腌、日晒等均不能将其破坏,潜伏期最短为5分钟,最长为4个小时,少量食用即可致人死亡,是名副其实的“餐桌杀手”。
  织纹螺中毒至今无特效药   织纹螺体内常含有神经性毒素,食用后可引起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状。曾有相关部门检测,由于海洋环境受到污染,织纹螺体内一种叫做“石房哈毒素”的毒性大增。该毒素对人体的经口致死量为0.54-0.9毫克,一颗小小的织纹螺很可能就致人死亡。这是神经毒性,至今没有特效药。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也发布过风险警示:食用织纹螺中毒可引起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症状,严重者可致死亡,中毒潜伏期一般在10分钟至3小时。   误食织纹螺后,如发生中毒症状,应立即自行催吐,马上到医院就诊!为了家人健康,购买海螺时一定擦亮眼睛噢,千万不要误食织纹螺!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青岛人注意!这种螺有毒,千万别吃!暂无特效解药……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