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出租医师资格证的行为又被媒体曝光,医疗行业挂证问题再一次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
出租医师资格证被曝光!这次提供证件的居然是……
行业人士都知道,原卫生部曾于2010印发《诊所基本标准》,规定开办诊所的标准是“至少有1名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经注册后在医疗、保健机构中执业满5年,身体健康的执业医师”。
但目前现实情况是,很大一部分诊所老板自身并不符合开办诊所的要求。为了能够顺利营业,他们往往通过非正规手段获取他人的医师资格证。
据了解,提供医师资格证的人群中,有部分群体就是在校医学生。基层医疗市场源源不断的挂证需求,让一些非法中介找到了牟取暴利的路子,同时也使一些暂时尝到甜头的医学生陷入了迷局。
一名本还在学校就读的医学生,是怎样摇身一变成为诊所接诊医生的?
医学生小王在接受广西电视台综艺频道《法治最前线》栏目记者采访时,揭露了医学生出租医师资格证的整个流程:
据她介绍,目前医学生出租医师资格证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流程,学生通过医师资格证考试后,主动或被动与中介取得联系,中介将证件出租给诊所或药店,诊所通过“挂证”的方式将学生的医师资格证换成医师执业证。
一套流程下来,中介赚得高额手续费,医学生获取可观出租费,诊所老板顺利营业、增收,看起来是一举多得,三方获利的买卖。
出租、挂靠成风,巨大需求带火中介市场
据小王介绍,挂证内需主要靠租证方的两种需求拉动:
一种情况是诊所需要通过增加床位、椅位来扩大经营规模,需要额外获得新的医师资格证;另外一种情况是,诊所需要获取合法医师资格证来掩盖其助理医师单独执业的违法行为,这本证书是一张上好的挡箭牌。
根据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相关规定,卫生职业高中毕业生,医学管理类毕业生,基础医学类、法医学类、护理学类、辅助医疗类、医学技术类等相关医学类和药学类毕业生不予受理医师资格考试。只有助理医师执业的的诊所,只能通过挂证来实现合法经营。
正是因为这样的内需催熟了中介市场,在利益链条的驱使下,医师挂证行为乱象丛生,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医疗秩序,给诊疗双方带来不可预估的安全隐患。
与此同时,挂证还存在被卫生行政部门吊销的可能性,万一出现医疗事故,还可能构成协助非法行医的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
打击挂证行为,应该从源头入手
针对医师挂证行为,国家卫健委一直保持严打态势,并于近期发布了整治通知,但现象背后的本质,仍需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无论是医师挂证还是医学生挂证,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为了赚取额外的收入。抛开挂证市场的内需,倘若有证群体自身收入有保障或者有具体法律条文提高医疗机构出租证件的违法成本,这类现象是不是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
关于挂证乱象,不少网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网友:辞职后的医生,没有单位,如何参加两年一次的定期考核,还有继续教育学分的办理,如果把医生的后顾之忧解决了,谁愿意去挂证?
@网友:如果出台政策,让“有证”的医学生在待遇上有所改善,增加其作为一名准医师的职业获得感,是不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挂证行为的发生?
@网友:我作为一个医生说一下自己的看法,打击挂证行为除了查医疗机构查医生以外,还需要查一些地方上的监督部门。群众举报违法行为时,有些主管部门存在包庇行为,会提前通知关系户所在的诊所,让他们安排正规人员到位。建议完善监管部门的职责,秉公执法。
@网友:之所以有挂证现象存在,是因为我们的医护人员太少了,大型公立的都不够用,社会资本投入资金办医院,招聘人员很难很难。可以说很大一部分医疗机构尤其是诊所存在挂证行为。多点执业本来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但很多地方并不执行,其实这和目前的大政策是相违背的。
@网友:现在规范行医有资格证的还没有人家没证的吃香,都是为了生计逼着去挂证,打击的同时是不是提一下有证人员的待遇?
……
关于医师挂证乱象整治问题,小社建议应多方面考虑,重点从内需端入手,严厉打击非法中介和部分违规操作的医疗机构,提高他们的违法成本,把挂证现象从源头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