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政策法规 » 正文

青岛一市民采食野生蘑菇中毒身亡 这十余种毒蘑菇最常见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4-11  来源:青岛新闻网  浏览次数:422
核心提示:
  青岛新闻网记者从市疾控中心获悉,近日,青岛市一市民因食用野生蘑菇,引发多脏器功能衰竭,经抢救无效死亡。目前,青岛市开始进入雨水丰沛季节,也进入野生蘑菇生长季节。市疾控中心再次提醒市民:珍爱生命,不要采食野生蘑菇!   毒蘑菇中毒是我国食源性疾病死亡的最高死因   据了解,近日,青岛市一市民在小区附近山头散步时,采集了一把野生蘑菇回家炖食。食用后短时间内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家人将其送往医院就诊。病人随之出现呼吸短促、胸闷、谵妄、精神失常等症状,且多脏器功能衰竭,最终经抢救无效而死亡。一把蘑菇引发了悲剧。   据市疾控中心食品卫生科工作人员介绍,毒蘑菇致病原因复杂,致死率高。近年来,毒蘑菇中毒已成为我们国家食源性疾病中死亡率最高的因素,占死亡总人数的60%以上。它的致病原因也最复杂,有肝肾损害型、神经精神型、溶血毒型、胃肠毒型。   毒蘑菇所含毒素非常复杂,经烹调加工或晒干都不能消除毒性。中毒后,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也可引起精神亢奋、精神抑制、精神错乱和幻觉等症状,严重的可以引起人体脏器损害,威胁生命安全。   市疾控中心提醒,预防毒蘑菇中毒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随便采摘、买卖和食用不认识的菌类,一旦出现蘑菇中毒,应立即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咽部催吐,同时尽快就医。   青岛地区毒蘑菇有十余种,它们长这样!   据介绍,青岛地区常见的毒蘑菇就有十余种,主要是褐鳞小伞、白毒伞菌、白毒鹅膏菌、红鬼笔菌、臭黄菇、墨汁鬼伞菌、毒鹅膏菌及狗尿苔等。   由于这些蘑菇外表干净,看上去跟普通的蘑菇没有太大的差别,都是一些容易被市民误食的有毒野生蘑菇。市民朋友在野外遇到这些蘑菇千万不要采食。   褐鳞小伞   极毒,含毒肽和毒伞肽,发病初期为胃肠炎症状,随后肝肾受害、烦躁、抽搐、昏迷,死亡率高。   白毒伞菌   含有剧毒,毒素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极为严重,致使人体各功能衰竭而死亡,死亡率高达95%。   白毒鹅膏菌   白毒鹅膏菌中毒潜伏期24小时左右,发病初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病情很快恶化,出现肝肾细胞损害、黄疸、中毒性肝炎、肝肿大,最后昏迷,死亡率高达75%。   红鬼笔菌   红鬼笔菌颜色鲜艳,但有毒性,作为外用药物有散度、消肿等作用,但不可食用,误食后会引起身体发热、恶心呕吐、头晕目眩等中毒症状。   臭黄菇   臭黄菇误食后发病潜伏期短,发病快。一般食后半小时左右发病,主要为胃肠道症状,有时会出现头晕眼花、乱说乱唱,严重者面部抽搐、视力减弱、昏睡等。   墨汁鬼伞菌   墨汁鬼伞菌与酒一起食用有毒,食用后20分钟至2小时出现面红、反胃、呕吐、心跳紊乱等。   狗尿苔   狗尿苔又称毛头鬼伞中毒后一般无胃肠道反映,发病快,表现为精神异常、跳舞唱歌、狂笑、产生幻视、有的昏睡。   有毒牛肝菌   有毒牛肝菌进食后10分钟至2小时出现无力、恶心、呕吐、腹痛、水样腹泻,可导致血压降低、心率减慢,个别可引起幻觉。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青岛一市民采食野生蘑菇中毒身亡 这十余种毒蘑菇最常见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