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政策法规 » 正文

上海一对夫妻因捕杀国家“三有”野生鸟 被判承担刑事责任并提供1800小时公益服务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4-17  来源:新华网  浏览次数:260
核心提示:
  因毒杀野生鸟类,村民沈某、陈某夫妻除承担刑事责任外,每周还要在上海市崇明区港沿镇参加巡护拆鸟网、林业养护和河道保洁等生态养护工作3次,每次3小时,这样的公益服务将延续2年。   据悉,在沈某、陈某非法狩猎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中,上海铁路检察院通过诉前磋商,形成公益劳动补偿结合经济赔偿协议,成为上海使用公益劳动补偿受损生态资源恢复的首个案例。   2018年7月至8月期间,沈某夫妻二人在崇明岛上多处农田里投撒拌有毒药的小麦籽,捕杀了珠颈斑鸠、山斑鸠、火斑鸠、棕背伯劳等多种国家“三有”(有益的、有重要经济、有科学研究价值)保护野生鸟类共计1763只。同年8月,两人因涉嫌非法狩猎罪被刑事拘留,后沈某被取保候审,其妻陈某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   上海铁检院认为,沈某夫妻的行为不仅构成刑事犯罪,更是破坏了崇明岛生态资源、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符合开展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条件。   办案组听取了鸟类学专家的参考意见,与上海市崇明区发改委等研讨,对受损野生鸟类的资源价值进行了鉴定,依法认定涉案的野生鸟类的基准价值合计为502100元。   由于沈某夫妻经济赔偿能力较弱,难以承受全部经济赔偿。办案组拟定,夫妇俩在两年内服务巡护拆鸟网等工作1800个小时作为替代性修复方案。   2019年1月,上海铁检院根据《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的相关规定,组织开展了诉前磋商,由赔偿权利人崇明区港沿镇政府与赔偿义务人沈某、陈某达成赔偿协议。   按照协议沈某、陈某共同连带赔偿3万元,用于崇明地区公益林的补植复绿;沈某、陈某各自每周参加巡护拆鸟网、林业养护和河道保洁等生态养护工作3次以上,每次3小时,服务期限为2年,二人服务时间共计1800小时;沈某、陈某根据当地村委会安排,参加张贴宣传标语、发放宣传手册等公益宣传活动,服务期限为2年;沈某、陈某共同缴纳保证金5万元,作为履行赔偿协议的保证;港沿镇政府负责对二人履行协议进行监管。   夫妇俩按协议向港沿镇政府缴纳了赔偿金和保证金共计8万元,并开始履行公益劳务替代性修复赔偿协议。公益诉讼部门不再向法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夫妻俩履行替代性修复方案的行为在刑事起诉时,检察官以从宽处理的酌定情节,纳入量刑建议考量范围内。   日前,沈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其妻陈某被判处缓刑,夫妻俩均未提出上诉。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上海一对夫妻因捕杀国家“三有”野生鸟 被判承担刑事责任并提供1800小时公益服务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