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政策法规 » 正文

中科院农业资源研究中心探讨重金属污染农田安全利用难题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4-18  来源:中国科学报  浏览次数:236
核心提示:
   本报讯 中国科学院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在重金属污染农田安全利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近日,该中心研究员李小方在《土地退化与发展》上发表论文,初步探讨了我国在重金属污染农田安全利用技术层面存在的困难及这些困难背后涉及的相关理论问题。   该文分析了我国当前食品重金属污染情况和主要污染源,指出在土壤超标率初步明确的情况下,长期允许未受监管的污染粮食生产和流通有悖法律,因此,发展以优先保障粮食安全为目标的安全利用技术迫在眉睫。   李小方在该文中指出,以转移、覆土、萃取为目标的场地污染修复技术基本上不适用于农田安全利用。安全利用技术的基本目标是在土壤、根际、体内转运等环节实现对重金属的多重阻隔。   李小方提出,一是技术要尊重土壤的属性。土壤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其功能,还在于其作为人类资源的稀缺性和脆弱性。大规模施用修复技术可能永久改变土壤原本物化性质的钝化剂,有可能带来生态风险。二是要尊重相关方的利益,尊重市场原则。安全利用本质上仍是对土地资源的利用,而不是场地修复,因此必须考量技术成本问题。安全利用技术的推广不能成为农民和当地政府的负担。   论文相关信息: https://doi.org/10.1002/ldr.3309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中科院农业资源研究中心探讨重金属污染农田安全利用难题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