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政策法规 » 正文

与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并肩前行的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4-20  来源:食品伙伴网  浏览次数:825
核心提示:
  近年来,科学研究表明,经肠道吸收的营养制剂更有利于疾病恢复,这类食品在我国称为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以下简称特医食品)。与日常膳食比,这类食品经过了预处理,具有易消化、吸收好、营养素密度高、营养均衡的特点。   虽然特医食品这个概念对于大多数业内人士并不陌生,但在国内,这还是一个新生事物,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的更新修订,看好特医市场并投入特医研发注册的企业也在不断的增加。但从2010年特医食品相关国标出台截止到发稿,我国通过审批注册的特医产品仅有24款,可见这类食品要求之高,技术之难。   在2019年国际食品安全与健康大会“食品与营养健康论坛-特医食品与健康食品产业”分论坛上,来自于北京营养源研究所特殊膳食用食品研发中心的刘鹭研究员做了“特殊医学用途食品液体食品的加工关键技术研究”的报告。刘鹭研究员强调道特医食品加工技术是一个集成化的技术,而并非一个新的技术。特医食品是一个严格法规化的配方食品。在法规的框架内生产加工出符合法规的产品是技术的难点。液态全营养产品的稳态化技术是特医食品技术难点中的难点。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始建于1977年,隶属于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是一家以营养资源、人类健康为研究对象的多学科、综合性应用技术研究机构,是北京市的市级“系统营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目前,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拥有六大研究平台,分属六个不同的研究方向,力争成为国内一流的系统营养专业研究机构和系统营养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依据行业发展需求现状,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率先投入特医食品科研开发,2011年成立了特殊膳食用食品研发中心(以下简称特膳中心),研发中心基于理论研究、技术研究、法规标准和装备,进行系统集成攻关,聚焦市场转化,几年来在特医食品法规、配方、原料、工艺技术、生产、注册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   特膳中心目前拥有博士、硕士专业研发人员十余名,投入研发设备设施1000余万元。几年来,在特医方面先后承担了北京市科委、北京市自然基金、山东省重点研发项目、达能基金等多项科研课题,建立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Foods for Special Medical Purpose,FSMP)法规数据库和产品数据库“。同时,特膳中心先后与多家企业合作开发各类特医食品十余款,包含全营养配方食品、电解质配方、流质配方、蛋白质组件、脂肪组件等多个方向。极大的推进了特医产品技术和产业发展。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与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并肩前行的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