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政策法规 » 正文

地方医保目录取消,这些品种不报销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7-25  浏览次数:51
核心提示:

重磅文件出台,地方医保目录取消

7月23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重磅文件《关于建立医疗保障待遇清单管理制度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

《意见稿》提出,基本医疗保险支付的药品范围。国家统一制定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各地严格按照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执行,原则上不得自行制定目录或用变通的方法增加目录内药品。

按照杜绝增量、规范存量的要求,各地原则上不得出台超出清单授权范围的政策措施。对以往出台的与清单不相符的政策措施,由省级人民政府负总责,政策出台部门具体牵头,原则上在3年内完成清理规范,并同国家政策衔接。

也就是说,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的决定权已基本收归中央,地方原有15%的调整权取消,地方医保目录即将取消。

此外,文件规定“与以往出台的与清单不相符的政策措施,原则上在3年内完成清理规范”,地方医保目录的取消,有三年过渡期,不再进入的同时,可以“缓出”。

对于厂家来说,如果自己的品种没有进国家医保目录,那么很难通过增补地方目录来获得医保放量,未来需要重新考虑自己的产品策略,只能走自费药的途径。

这些品种,医保不再报销

此前,相关文件规定,国家甲类药品不得进行调整,各省(区、市)可发布本地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数量(含调入、调出、调整限定支付范围)不得超过国家乙类药品数量的15%(即291种)。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山东、陕西、四川等23各省市公布了新版省级医保目录。

从中西药整体数量来看,河北省增补品种最多,达到635个。其中,江西省增补西药的品种数量最多,有451个品种;北京市是增补中药品种数量最多的省份,共有255个品种。从数据上看,部分地区的医保增补数量已经超过国家规定的范围(15%)。

据了解,省级药品目录的调入主要考虑本省前版医保目录中已有品种,医疗机构广泛使用且价格合理的品种;调出则更考虑安全性、不适应临床需求、被注销或停产的药品。

米内网数据显示,共有46个品种进入11个及以上省药品目录的增补目录中。其中,脑苷肌肽、头孢哌酮他唑巴坦、奥拉西坦、参芎葡萄糖及甘露聚糖肽进入的省增补目录达到15个以上。

对于以上这些大品种来说,只能努力进入2019版的国家医保目录,因为地方的入口已经堵死,如果未能成功,则必须要面临医保取消的命运了。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本文图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地方医保目录取消,这些品种不报销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