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信息科技 » 正文

《哪吒》二次延长档期,不是“还没捞够”而是市场需要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9-19  浏览次数:144
核心提示:

在7月26日上映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简称《哪吒》),密钥第二次延期至10月26日,目前该片票房已经突破49亿,离50亿大关仅一步之遥。一些网友对于《哪吒》的密钥二次延期表示不满,提出了很多批评,比如认为“差不多行了”“还没捞够?”“给其他影片点机会行吗”…… 但其实《哪吒》的延期,是市场需要,也是自然发展的结果。


 




《哪吒》剧照。


 


从最为根本的市场规律角度来看,一部电影能够在市场上获得延期的机会,有两个主要原因:第一是政策需求,第二是经济效益。《哪吒》能够得到这个机会,应当是第二个原因占主要因素。电影具有很多不同的属性,但根本上而言,电影是一种商品。


 


以商品角度来理解围绕着电影的销售方式,应当可以抛开情怀与艺术光环,看得更加纯粹。自经典好莱坞时期起,宣传、包装、档期就已经是电影推销的法宝。笔者相信,当下的观众比以往更能理解档期作为“天时”,对于一部电影票房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它上映的时机,另一个则是它能上映多久。


 


前者应该很好理解,不少黑马之作都是靠“天时”之利获得高票房成绩,例如光棍节上映的《失恋三十三天》,甚至自此打开一个光棍节档期。后者则是一种复杂的数学公式,像是大家在中学时代遇到的计算供求数学题,一个商品卖得价钱与它的销售量关联,如何找到那个利益最大值的点。电影的延期也是如此,一方面电影能够延期自然是它的市场潜力还存在发挥的余地,另一方面来说,这样的延期造成的负面效益,只会体现在本身已经观看过,或者不是这部电影的受众群体之中。


 




和今天票房排行第一的《诛仙1》的上座率一样,但《哪吒》的排片率是前者的三分之一。


 


放在《哪吒》这部电影的个案中,《哪吒》已经有49亿元票房佳绩,也代表它的观影人次达到了较高的数值,那它是否还存在剩余价值?以今天猫眼专业版提供的数据来看,《哪吒》今天上映第54天,截止到笔者交稿时间,今日票房为228万,排在今日第5位。排片量为8.2%,几乎是今日排片量第一的《诛仙1》26.3%的三分之一,但两部影片上座率都是2.0%。可见,该片依然具有一定的上升空间,从市场的供求关系而言,市场仍旧需要它。


 


《哪吒》并非今年唯一“霸占”院线不走的影片,已经成为世界影史票房第一的《复仇者联盟4》也有类似的操作。不过方式有所不同,《复仇者联盟4》是在下映后,立马推出了一个增加了7分钟删减片段的版本再上映,本质上这个行为和延长档期是一致的。如此紧锣密鼓重映一个仅增加7分钟片段的版本,真的有必要吗,还是为了冲击《阿凡达》票房做最后一击的嫌疑更大?


 


但就算是《复仇者联盟4》这样为了票房而重映,也并没有批判的必要。商业电影在它存在的市场规律之中,符合这个规律所做的事情都是合情合理的。另外,票房是一个数字,这个数字也就是用来超越的。


 


回归《哪吒》,它有没有希望通过延期超越《战狼2》的票房,我们不得而知。但这个行为本身就是一个正常的商业行为,它不是通过打压其它电影获得这个机会,它的存在也没有挤压新片排片率。我们应当对市场、对资本宽容一些。在宏观的大手调节中,理解和允许这些小手对细节进行把控,大小手一起共同完善市场体系,才是长久发展之策。


 


□耳朵(影评人)


新京报编辑 吴龙珍 校对 王心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哪吒》二次延长档期,不是“还没捞够”而是市场需要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