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中国食品 » 正文

福州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现制现售奶茶消费提示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11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浏览次数:79
核心提示:
   奶茶是近年来很受大众欢迎的一种饮品,口感香浓丝滑,饮用方便。不过,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时尚频道了解,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现制现售奶茶无相应食品标准,大多数奶茶标签信息缺失,为此,福州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特发布如下提示:
  主动了解产品信息。对于现制奶茶,消费者往往难以像预包装食品那样通过标签识别其营养成分并判断其健康与否,由于制作奶茶的原辅料及配比不同,各品牌奶茶之间的营养成分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消费者在购买现制奶茶前要认真查看经营者证照、产品信息介绍等,必要时可向经营者了解制作所用的原辅料,如是用鲜奶还是奶粉或其它产品调制等,并结合个人身体状况、消费习惯、品牌价格等因素再决定是否购买,同时在购买后应检查产品及标签与经营者宣传或介绍内容是否相符。
  特殊人群谨慎饮用。含糖量是很多消费者在选择饮料时都会考虑的因素,而从本次比较试验结果来看,经营者宣称的“无糖”并非完全无糖,而是多指在现制过程中不额外加糖,但并不排除原料中含糖的可能,这就会给部分特殊人群消费造成误导,因此在建议经营者规范产品宣传和标签标识的同时,提醒控制糖摄入消费者及糖尿病患者尽量避免饮用现制奶茶。
  理性适量饮用。由于奶茶中糖、脂肪成分含量较高,又加入较高溶度的茶汤,茶叶中富含咖啡因和茶多酚,若长期或过量饮用易摄入过多热量,造成咖啡因成瘾,不利于身体健康,特别是儿童、孕妇、高血压或心脏病患者等特殊人群更应谨慎摄入咖啡因,同时经营者也应在门店或商品包装上对不适宜饮用人群作出相应提示,明确告知可能存在的健康风险。
  注意安全风险。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现制奶茶里很多都加有“珍珠”颗粒,这些珍珠是用木薯淀粉制作的,进入体内后不易消化,若长期连续或过量饮用此类奶茶,容易导致胃肠功能紊乱。此外,对椰果奶茶、珍珠奶茶等含有椰果、珍珠等颗粒的奶茶饮品,消费者在饮用时应小心谨慎,经咀嚼后方可吞入,避免出现颗粒直接进入气管的情况。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福州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现制现售奶茶消费提示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