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中国食品 » 正文

海口海关破获5300余万走私濒危加利福尼亚湾石首鱼鱼鳔大案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12  来源:海口海关  浏览次数:589
核心提示:
   11月4日,记者从海口海关获悉,该关破获一起5300余万走私濒危加利福尼亚湾石首鱼鱼鳔案。
  据介绍,2019年5月5日,海口海关缉私部门根据兄弟单位提供的情报线索,在三亚凤凰机场抓获由香港乘机入境的犯罪嫌疑人胡某某、梁某某,现场查获藏匿于行李箱中的鱼鳔440片(净重111千克)。经现场突审,2名犯罪嫌疑人对走私犯罪事实供认不讳,但仍抱有侥幸心理,拒不交待其所在的走私团伙其他成员。办案民警马不停蹄,对已掌握的证据材料进行深入分析梳理,经过三天三夜的连续攻坚,在海南、广东等地相继抓获该涉案团伙成员6人,并缴获鱼鳔125片(净重51千克)。一个组织严密、分工明确的跨国走私犯罪团伙逐渐浮出水面。
  经查证,犯罪团伙头目巫某某等人在墨西哥组织货源,雇佣多名在墨务工的中国籍人员,通过行李夹藏方式携带加利福尼亚湾石首鱼鱼鳔乘机从墨西哥中转至海南三亚入境,货物到达海南后随即由接货人员进行分装,组织国内买家到海南现场交易或以邮寄、携带的方式进行销售。该团伙分工明确,境外组织货源、带货、境内接货、中介销售等均有专人负责。经有关部门鉴定,涉案的565片鱼鳔均为加利福尼亚湾石首鱼鱼鳔,价值5300余万元。目前,案件仍在进一步侦办当中。
  加利福尼亚湾石首鱼(Totoaba macdonaldi),又名加州犬型黄花鱼或麦氏托头石首鱼,是仅分布于墨西哥加利福尼亚湾的特有濒危物种,因受非法捕捞、走私贩运及栖息地退化等威胁,加利福尼亚湾石首鱼的种群数量持续减少,面临灭绝风险。1976年,加利福尼亚湾石首鱼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的保护动物,成为首个被列入CITES附录I的鱼类,严禁商业性国际贸易。199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将其升级为极度濒危。
  海口海关缉私部门民警提醒,一直以来,传言石首鱼鱼鳔具有抗衰老、防癌等奇效,并这没有充分的医学证明,且加利福尼亚湾石首鱼与大象、玳瑁、穿山甲等同属濒危物种,受国际公约和中国法律的保护,除持有相关允许进出口证明书外,任何携带、邮寄濒危物种及其制品进出境的行为均属违法,切勿铤而走险、以身试法。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海口海关破获5300余万走私濒危加利福尼亚湾石首鱼鱼鳔大案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