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政策法规 » 正文

心肌缺血的症状有哪些,如何预防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07  浏览次数:79
核心提示:

心肌缺血常发生在中老年群体中,症状严重时有时甚至会导致死亡。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高的提高,年轻人中的发病率也呈现出上升的趋势。所以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心肌缺血的症状以及如何预防心肌缺血。

什么是心肌缺血?

心肌的供血并非一直不变,而是始终在波动,但是这种波动在经过身体的自我调节后会使血液供需相对恒定,保证心脏正常工作。如果有任何一种原因引起了心肌供血不足,且身体不能够自我调节使心脏正常工作,这就造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心肌缺血。

心肌缺血的症状有哪些?

1、体力活动时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休息时自行缓解也是常见的心肌缺血的症状。

2、心肌缺血的症状还包括性生活或用力排便时出现心慌、胸闷、气急或胸痛不适。

3、饱餐、寒冷或看惊险影片时出现胸痛、心悸也可能是常见的心肌缺血的症状。

4、心肌缺血患者还会出现与运动有关的头痛、牙痛、腿痛等。

5、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心肌缺血患者可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或紧缩样疼痛,并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续 3—5 分钟,休息后自行缓解。这是常见的心肌缺血的症状。

6、夜晚睡眠枕头低时,感到胸闷憋气,心肌缺血患者需要高枕卧位方感舒适者; 熟睡、或白天平卧时突然胸痛、心悸、呼吸困难,需立即坐起或站立方能缓解。

如何预防心肌缺血

1、合理饮食:粗细粮合理搭配,应以低脂饮食为主,摄取过量高脂肪食物可使血脂浓度突然上升,使血黏稠度增加,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加重心肌缺血症状。

2、劳逸适度:体力消耗后应躺着或稍微抬起双腿坐着休息几次,每次15-20分钟,上班久坐的人应该从桌旁站起来数次,每次3-5分钟。

3、睡眠充足:一天的睡眠不应少于7-8小时。血压正常或偏高的人要在睡眠时把腿部的床稍垫高7-10厘米,使双腿和下肢稍高于心脏的水平线,有助于迅速入睡。

4、注意气候变化:天气炎热人的代谢水平较高,加之大量出汗,血液黏稠,容易导致心肌缺血的发生,要特别注意补充足够的水分,冬季则应适时增添衣物,注意保暖。

5、积极治疗原有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是导致心肌缺血的主要原因,已确诊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选用有效的降压、降脂、降糖药物。

6、定期检查身体:三高患者应定期测量血压、血脂、血糖,有条件者应定期做心电图或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运动试验、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异常及早治疗。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心肌缺血的症状有哪些,如何预防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