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中国食品 » 正文

2019年全国粮食生产实现丰收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07  来源:新华网  浏览次数:924
核心提示:
  国家统计局6日发布数据,201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6384万吨(13277亿斤),比2018年增加594万吨(119亿斤),增长0.9%。
  数据显示,粮食播种面积稳中略降,粮食单产水平提高。国家统计局农村司高级统计师黄秉信介绍,2019年,各地在保障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的同时,稳步推进耕地轮作休耕试点工作,调减低质低效作物种植,扩大大豆、杂粮等优质高效作物种植规模,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作物,全国粮、经、饲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初步统计,2019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7.41亿亩,比上年减少1462万亩,下降0.8%。此外,谷物、豆类、薯类三大类粮食单产水平均有所提高,主要粮食品种单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
  黄秉信分析,今年粮食生产呈现出几个特点:分季节看,夏粮和秋粮增产,早稻减产;分品种看,除稻谷有所减少外,其他主要作物产量均有所增加;分地区看,内蒙古和东北地区粮食增产较多。整体来看,今年气候条件较为适宜,有利于粮食作物生长发育,占全年粮食产量96%的夏粮和秋粮单产均较上年有所提高。
  “抗灾救灾措施得力,农业灾情影响有限。”黄秉信分析,从全国看,大部分地区没有出现大范围灾情。尽管以“利奇马”为代表的几次台风给局部地区造成影响,但也给旱情较重的地区带来了降水。7月下旬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等地旱情持续发展,出现较为严重的伏秋连旱,给局部地区双季晚稻等秋粮作物生产带来一定的影响。各地积极开展抗灾救灾,加之10月份湖北、湖南等地出现有效降水,旱情对全国秋粮生产影响较有限。
  黄秉信表示,201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创历史最高水平。粮食生产喜获丰收,有利于充分发挥“三农”压舱石作用,稳定市场,稳定经济。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2019年全国粮食生产实现丰收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